[发明专利]一株禽呼肠孤病毒毒株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50505.2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04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守军;马利芳;冯敬敬;陈家锃;牛登云;陈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渤海农牧产业联合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7/00 | 分类号: | C12N7/00;C12N15/46;C07K14/08;C12Q1/70;C12Q1/686;G01N33/569;C12R1/93 |
代理公司: | 天津合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9 | 代理人: | 马云云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滨海新区自***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禽呼肠孤 病毒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禽呼肠孤病毒毒株及应用,涉及病毒毒株筛选领域,该毒株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V201971。本发明通过分离鉴定,动物回归以及攻毒保护试验,发现该毒株为强毒株,现有商品化疫苗或临床分离毒株制成的疫苗不能产生有效的保护或保护率较低,且该毒株可以用于禽呼肠孤病毒疫苗的效力检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病毒毒株筛选领域,具体涉及一株禽呼肠孤病毒毒株及应用。
背景技术
禽呼肠孤病毒(Avian orthoreovirus,ARV)属于呼肠孤病毒科,正呼肠孤病毒属,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禽类病毒。ARV感染可以导致关节炎、腱鞘炎,慢性吸收不良及吸收障碍综合症等可引起机体免疫系统损害,增加对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死亡率升高,饲料转换率下降,产蛋量下降,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在进行疫苗研发过程中,由于ARV的临床分离株较为单一,往往只使用常见的经典毒株如S1133株进行效力检验,随着ARV感染的增加和病毒的不断变异,ARV的防治难度不断增大,经研究发现,ARV存在多种不同血清型和致病性的毒株,而采用经典毒株制备的疫苗并不能防控所有ARV病毒。而且,S1133株的毒力强度有限,在检测不同疫苗效力时,仅使用ARV病毒S1133株进行效力检验,当疫苗都能产生免疫保护作用时,往往无法判断疫苗对临床毒株实际保护效力的强弱,给疫苗的评价带来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目前国内外在ARV疫苗研发过程中,ARV的分离株较为单一的问题,提供一株新型禽呼肠孤病毒毒株。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新型禽呼肠孤病毒毒株在禽呼肠孤病毒疫苗效力检验中的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株禽呼肠孤病毒毒株,保藏编号为CCTCC NO:V201971。
一段的禽呼肠孤病毒毒株S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进一步的,核苷酸序列对应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进一步的,禽呼肠孤病毒毒株在禽呼肠孤病毒疫苗效力检验中的应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首次分离出一株新型禽呼肠孤病毒毒株,解决了目前国内外在ARV疫苗研发过程中,ARV的分离株较为单一的问题。
2、该毒株为强毒株,可以用于禽呼肠孤病毒疫苗效力检验。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新型禽呼肠孤病毒SD0920株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
图2a、2b为新型禽呼肠孤病毒SD0920株免疫荧光对比图
图3禽呼肠孤病毒SD0920株基因进化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中除特殊注明,其余使用的试剂盒、载体、酶、宿主菌等生物原料均来自商业化产品。
实施例1:禽呼肠孤病毒毒株的分离和鉴定
一、禽呼肠孤病毒毒株的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渤海农牧产业联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渤海农牧产业联合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05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