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线式电池组单体加载巡检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250468.5 | 申请日: | 2019-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76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 发明(设计)人: | 鲁声豪;鲁家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瑞控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G01R31/396;H01M10/4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15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在线 电池组 单体 加载 巡检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线式电池组单体加载巡检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电池组模块;执行模块;巡回检测模块;充电电源模块;智能负载模块;CPU处理器模块;该种在线式电池组单体加载巡检系统及方法,在电池组正常运行情况下,对电池组的单体电池逐个带载巡检测量,能真实有效的反应电池实际电压值;在多个电池串联充电形式下对没有充满的电池进行单独补充,补齐了电池组的短板,保证电池组在关键的时候能发挥其作用,同时有益于电池使用寿命的增长;防止电池因长时间过充而使电池造成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线式电池组单体加载巡检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电池在生产过程中有原料误差、生产工艺偏差、放置时间长短等因素,无法保证每个电池参数达到并保持一至,也无法保证电池组中所有的单体电池性能一致。并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电池内阻随之变大,电池容量变小,电池之间充电、放电性能差距变的更大。因现有充电方式只检测电池组二端电压,不考滤单体电池充电电压,在这种充电模式下,性能差的电池充满电的速度要比性能好的电池快(例手机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电池充电时间越来越短,待机时间越来越短),使得性能好的电池得不到完全充电,这就造成整个电池组得不到理想的电量补充(电池要求3个月必须要完成一次充满充电),如此往复循环电池性能整体下降,加速电池失效达不到电池设计寿命。
同时,因直流电源基本上都是属于备用电源在应急时才使用,正常时都是用市电交流电源对负载供电,只有在市电交流电源出现故障断电时,才使用电池组电源供电。现有的方式是电池始终处于充电状态,均充是对电池大电流充电,然后一直是浮充就略高于电池电压作用在电池组的二端,电池检测是在电池处于均充、浮充、空载的情况下进行的,因电池有内阻的大小和表面电压(虚电)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测到的电池电压值都不是电池实际电压值,一当电池组对负载供电,刚每个电池之间的电压值都会变低(例电瓶车在停止状态电压显示都高,而只要一电瓶车行走电压显示就变低,电瓶车用的时间越长这个电压值相差就越大)。电池测量一定要在加负载的情况下才能检测出正真的可信电压值。
而目前的检测方式只检测电池组二端电压,当电池组中某个单体电池出现故障自身电压降低或为零时,整个电池组的电压也会随之降低,充电管理器会误认为电池组的电压没有充满,一直保持充电状态,因而长时间过充而会使电池组损坏。
由于以上的原因,电池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只要有某一节单体电池性能变差,则整体电池组性能就变差,因为电池组的放电性能不取决于性能好的电池,而取决于性能最差的电池(例流水河渠的流量不取决于河渠最宽处而取决于河渠的最窄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线式电池组单体加载巡检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因单体电池之间的差异使电池组无法充电至饱和的缺陷。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线式电池组单体加载巡检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电池组模块:包括若干个单体电池;
执行模块:与所述电池组模块连接,用于控制电池组电路的通与断;
巡回检测模块:与所述执行模块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单体电池的数据信息;
充电电源模块:与所述执行模块连接,用于对所述电池组模块进行充电;
智能负载模块:与所述执行模块连接,用于配合所述巡回检测模块在对单体电池进行检测时起到加载作用;
CPU处理器模块:分别与所述巡回检测模块、所述充电电源模块以及所述智能负载模块连接,用于获取及处理数据,并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发出控制指令;
通讯模块:与所述CPU处理器模块,用于将所述CPU处理器模块的数据上传至集中控制中心以及与其它外界关联设备连接进行通讯。
进一步的,所述执行模块包括继电器,所述继电器分别与所述若干个单体电池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瑞控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瑞控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04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柔性无光斑灯带
- 下一篇:一种镀面钢板耐指纹皮膜附着性检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