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含氟聚酰亚胺热缩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50442.0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42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冉祥海;付超;聂伟;钱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G73/10 | 分类号: | C08G7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藏斌 |
地址: | 13002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聚酰亚胺 热缩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耐高温含氟聚酰亚胺热缩管,由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含氟聚酰亚胺制成,所述含氟聚酰亚胺由式(i)结构单体、式(ii)结构单体和式(iii)结构单体聚合而成的预聚体与封端剂反应制成:
所述式(i)结构单体和式(ii)结构单体的摩尔比为1:(0.2~5),所述式(i)结构单体和式(ii)结构单体的总合与式(iii)结构单体的摩尔比为(0.15~0.3):(0.1~0.25);
所述封端剂具有式(iv)结构:
所述封端剂的用量占所述式(i)结构单体和式(ii)结构单体总摩尔量的15.5~28.5%。
2.一种耐高温含氟聚酰亚胺热缩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式(i)结构单体、式(ii)结构单体和式(iii)结构单体在溶剂中混合反应,得到预聚体溶液;
所述式(i)结构单体和式(ii)结构单体的摩尔比为1:(0.2~5),所述式(i)结构单体和式(ii)结构单体的总合与式(iii)结构单体的摩尔比为(0.15~0.3):(0.1~0.25);
b)将所述预聚体溶液和封端剂混合反应,得到溶胶液;
所述封端剂具有式(iv)结构:
所述封端剂的用量占所述式(i)结构单体和式(ii)结构单体总摩尔量的15.5~28.5%;
c)将所述溶胶液在模具中加热干燥,使其酰亚胺化并成型,得到管状物;
d)对所述管状物进行加热扩张,之后冷却定型,得到耐高温含氟聚酰亚胺热缩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混合反应的温度为5~10℃;所述混合反应的时间为5~10h。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混合反应的温度为5~10℃;所述混合反应的时间为15~20h。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加热干燥的过程具体包括:
向模具中加入所述溶胶液,然后将所述模具的内腔温度升至100~120℃,保温干燥0.8~1h;之后继续升温至180~200℃,保温干燥1~1.5h;接着继续升温至240~260℃,保温干燥2~2.5h;最后继续升温至360~380℃,保温干燥1~1.5h。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加热扩张的温度为250~270℃;所述加热扩张的扩张倍率为1.1~1.25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044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信设备用户外防水充电柜
- 下一篇:芳香族聚噁二唑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