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回收高浓度有机废水中有机物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50294.2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2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刘雪奇;张圆;梅拥军;张同林;周洪;李立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民航六维航化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4 | 分类号: | C02F1/04;C07C29/76;C07C31/20;C02F101/38;C02F101/34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苏丹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 浓度 有机 水中 有机物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回收高浓度有机废水中有机物的方法,使高浓度有机废水依次进入蒸馏水冷凝器、有机物冷凝器、脱水塔处理,脱水塔顶的水蒸气经冷凝后进入到蒸馏水储罐中,脱水塔底的脱水有机物进入精制塔;经精制塔处理后,精制塔顶获得纯有机物高温蒸汽,在有机物冷凝器中进行换热后变成液体有机物,进入到有机物储罐中。本发明既可以有效提高废水中的有机物浓度,降低后续脱水操作的能耗,又可以省去冷却水系统。本发明在废水蒸发过程中,利用有机废水在脱水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汽和精馏过程产生的纯有机物蒸汽对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加热,使废水部分蒸发,提高进入脱水塔中的有机废水的有机物浓度,从而降低废水脱水过程中的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回收高浓度有机废水中有机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含有有机物的有机废水,其化学耗氧量高,直接排放会造成水质富营养化,危害生态环境。通过对有机废水进行蒸发浓缩,实现有用物质回收的浓缩法,是一种有效的有机废水处理方法。
传统多效精馏的蒸发浓缩方法能够实现有机物的回收,但是由于存在蒸汽使用效率低及运行费用高等不足,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时会消耗大量的能耗,且废水中的杂质仍然残留在有机物浓缩液中,使得回收后的有机物纯度不高。
专利CN 105152863 B涉及一种聚酯废水中回收乙二醇和乙醛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乙二醇初馏塔和乙二醇精馏塔的串级联用,将精馏塔中塔顶产生的高温废气送往初馏塔的再沸器作为热源,从而实现了能量回收利用,降低装置能耗。但在该方法中,精馏塔中的高温废气与乙二醇废液换热后变成气液混合物,说明废气中的能耗未完全利用,同时尽管精馏塔中乙二醇浓度较高,但仍无法达到工业品的要求。
专利CN 103936572 B涉及一种聚酯废水中回收乙醛和乙二醇的装置。该装置先将废水中沸点低的乙醛进行分离,再将废水中的乙二醇溶液引入到乙二醇精馏塔进行蒸发浓缩,最终得到纯度≥99%的乙醛和浓度≥85%的乙二醇溶液。尽管该装置能够从聚酯废水中回收乙醛和乙二醇,降低废水的污染,但该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其能源没有进行再利用,得到的最终产物纯度较低,且废水在蒸发过程中,仍然需要冷却水系统。
专利CN 104926676 B公开了一种低浓度DMF含盐废水的溶剂回收系统。该系统采用双效或多效蒸发精馏处理低浓度DMF含盐废水;通过设定精馏塔的操作压力,将前一效精馏塔塔顶蒸汽作为后一效精馏塔蒸发器的热源,解决含盐DMF废水精馏时堵塔的问题,最终得到高纯度的盐及DMF产品。尽管该装置有效利用了蒸汽潜热,得到了高浓度DMF,但废水中的杂质在处理后仍然残留在DMF溶液中,得到的DMF不能作为工业原料,且该方法如果想利用水中蒸汽潜热,蒸发过程中需要产生较多的水蒸汽,因此该方法只能处理低浓度废水,不适用于蒸发过程中产生水蒸汽少的高浓度废水,同时该方法在蒸发过程中仍然需要冷却水系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回收高浓度有机废水中水溶性有机物的方法。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回收高浓度有机废水中水溶性有机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高浓度有机废水依次进入蒸馏水冷凝器、有机物冷凝器、脱水塔处理,脱水塔顶的水蒸气经冷凝后进入到蒸馏水储罐中,脱水塔底的脱水有机物进入精制塔;经精制塔处理后,精制塔顶获得纯有机物高温蒸汽,在有机物冷凝器中进行换热后变成液体有机物,进入到有机物储罐中。
具体工艺如下:
S1、使高浓度有机废水进入到蒸馏水冷凝器中进行换热,换热后的废水再在有机物冷凝器中与纯有机物蒸汽进行换热后部分蒸发,变成含有蒸汽的有机废水,进入脱水塔进行脱水,这里的纯有机物蒸汽具指高浓度有机废水,在脱水塔中完全脱水后,再在精制塔中蒸发产生的纯有机物蒸汽;纯有机物蒸汽变成液体,进入到有机物储罐中;含有蒸汽的有机废水进入到脱水塔进行脱水,而纯有机物蒸汽变成液体后进入到有机物储罐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民航六维航化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民航六维航化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02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高中段的连续采矿法
- 下一篇:一种工业纯铝的热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