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病人信息的可视化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49247.6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8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杨媛媛;顾轶平;马思然;凌彤辉;王明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16H30/20 | 分类号: | G16H30/20;G06T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杨媛媛 |
地址: | 20008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病人 信息 可视化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病人信息的可视化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病人唯一标识信息;根据所述病人唯一标识信息获取病人的医疗信息;建立所述病人的医疗信息和3D人体模型的各个部位器官之间映射关系,得到解剖对象的映射关系;根据所述解剖对象的映射关系对3D人体模型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3D人体模型;根据更新后的3D人体模型进行病人信息的可视化。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病人信息的可视化方法及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病人诊断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病人信息的可视化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医学信息化和数字成像技术的进步,医学信息系统中的数据量出现了爆炸式增长的趋势,病人每次就诊、体检都会在医院的信息系统中保存有各种检查信息。病人检查次数越多,医生查看病人历史检查信息的工作量和难度越大。当医生需要对一个有很多检查记录的病人进行诊断时,就必须在各个医疗信息系统(如医学影像存储与归档系统(PACS)、检验信息系统(LIS)、放射科信息系统(RIS)、临床信息系统(CIS)等)中分别进行查询并对该病人的电子病历记录逐一进行查看,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并且由于工作量大,不能快速掌握病人整体医疗状态,可能会造成误诊、漏诊的现象发生。可见,在当前大数据时代,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对病人信息的高效诊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病人信息的可视化方法及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病人诊断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病人信息的可视化方法,包括:
获取病人唯一标识信息;所述病人唯一标识信息包括病人全局唯一识别号、病人唯一识别号、病人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婚姻情况、联系地址和联系人;
根据所述病人唯一标识信息获取病人的医疗信息;所述医疗信息通过HTTP协议从医学影像存储与归档系统、检验信息系统、放射科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中获取;
建立所述病人的医疗信息和3D人体模型的各个部位器官之间映射关系,得到解剖对象的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解剖对象的映射关系对3D人体模型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3D人体模型;
根据更新后的3D人体模型进行病人信息的可视化;所述病人信息的可视化包括对器官的3D显示、器官图片的显示和器官医疗信息的显示。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病人唯一标识信息获取病人的医疗信息,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病人的医疗信息的类型;所述类型包括:文本数据和DICOM图像;所述文本数据包括医嘱、出院小结、用药和检查检验报告;
根据所述病人的医疗信息的类型相应的抽取所述病人的医疗信息的关键信息;所述关键信息包括病人的检查时间、检查部位和检查结果。
可选的,所述建立所述病人的医疗信息和3D人体模型的各个部位器官之间映射关系,得到解剖对象的映射关系,具体包括:
根据临床医学术语标准定义的人体器官组织结构构建分层次的器官和亚器官之间的拓扑结构;
将所述病人的医疗信息的关键信息映射到所述拓扑结构的相应位置,得到病人的可视化索引对象;
将所述可视化索引对象映射到3D人体模型的相应位置,得到解剖对象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所述所述根据更新后的3D人体模型进行病人信息的可视化,之后还包括:
对病灶部位进行显示;
对所述病灶部位进行三维重构。
一种病人信息的可视化系统,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92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