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冲击生物可降解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48775.X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2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林红卫;舒友;欧阳跃军;李元祥;张再兴;向德轩;罗琼林;李佩瑛;赵怡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怀化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67/04;C08L97/00;C08L6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阳江军 |
地址: | 418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击 生物 降解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抗冲击生物降解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冲击生物降解复合材料由互穿网络弹性体和聚碳酸酯熔融共混而成;
其中,所述互穿网络弹性体为脂肪族聚酯与酸木质素在交联剂与引发剂存在下交联反应得到的,所述脂肪族聚酯选自聚己内酯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脂肪族聚酯与所述酸木质素的质量比为100:(5~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击生物降解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互穿网络弹性体与所述聚碳酸酯的质量比为(10~40):1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冲击生物降解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族聚酯为聚己内酯,所述互穿网络弹性体与所述聚碳酸酯的质量比为(15~25):100;或
所述脂肪族聚酯为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所述互穿网络弹性体与所述聚碳酸酯的质量比为(20~30):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击生物降解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所述过氧化二异丙苯的用量为所述脂肪族聚酯与所述酸木质素总量的0.8wt%~2wt%。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抗冲击生物降解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马来酸酐,所述马来酸酐的用量为所述脂肪族聚酯与所述酸木质素总量的1wt%~5wt%。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抗冲击生物降解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脂肪族聚酯、所述酸木质素、所述交联剂和所述引发剂混合,得到预混料,将所述预混料经反应挤出,得到所述互穿网络弹性体;
将所述互穿网络弹性体与所述聚碳酸酯混合后,经熔融挤出,得到所述抗冲击生物降解复合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族聚酯为聚己内酯,所述反应挤出的温度按物料前进方向依次为:35℃~45℃、45℃~55℃、70℃~90℃、100℃~120℃、120℃~135℃和110℃~125℃;或
所述脂肪族聚酯为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所述反应挤出的温度按物料前进方向依次为90℃~110℃、110℃~130℃、130℃~150℃、140℃~160℃、140℃~160℃和135℃~15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挤出的螺杆转速为90rpm~110rpm。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融挤出的温度按物料前进方向依次为:190℃~210℃、215℃~225℃、225℃~235℃、235℃~245℃、245℃~255℃和240℃~25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融挤出的螺杆转速为90rpm~110r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怀化学院,未经怀化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877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安全气囊的侧撞触发机构
- 下一篇:模型训练、预测方法及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