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钼、硫多金属分离浮选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48477.0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8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武俊杰;戴惠新;孙阳;雄堃;聂琪;王虎;贾宝亮;孙亚峰;唐冬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D1/00 | 分类号: | B03D1/00;B03B1/00;B03B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郭普堂 |
地址: | 650224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分离 浮选 方法 | ||
1.一种铜、钼、硫多金属分离浮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原矿与石灰混合磨矿,磨矿精度-0.074mm达60-70%;石灰用量为2000g/t;
步骤2,磨矿后加入浮选药剂A进行一次粗选一次精选一次扫选,得到铜精矿、尾矿A;浮选药剂A包括糊精、TS-1、2#油,用量依次为250~400g/t、8~14g/t、3~8g/t;
步骤3,尾矿A加入浮选药剂B进行一次粗选四次精选一次扫选,得到钼精矿、尾矿B;浮选药剂B为TM-8,用量为30~100g/t;
步骤4,尾矿B加入浮选药剂C进行一次粗选两次精矿一次扫选,得到硫精矿、尾矿D;浮选药剂C包括硫磺、丁黄药,用量分别为700~1300g/t、80~115g/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钼、硫多金属分离浮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
步骤21,磨矿后加入浮选药剂A进行一次粗选,得到精矿Ⅰ、尾矿Ⅰ;
步骤22,精矿Ⅰ加入糊精进行一次精选,得到铜精矿、中矿10;中矿10回至步骤21与磨矿混合进行步骤21;
步骤23,尾矿Ⅰ加入糊精、TS-1进行一次扫选,得到中矿9、尾矿A;中矿9回至步骤21与磨矿混合进行步骤21,尾矿A进入下一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铜、钼、硫多金属分离浮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2中糊精的用量为130~165g/t;步骤23中糊精的用量为135~170g/t,TS-1的用量为7~12g/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钼、硫多金属分离浮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
步骤31,尾矿A加入浮选药剂B进行一次粗选,得到精矿Ⅱ、尾矿Ⅱ;
步骤32,精矿Ⅱ进行第一次精选,得到精矿Ⅲ、中矿5;中矿5回至步骤31与尾矿A混合进行步骤31;
步骤33,精矿Ⅲ进行棒磨,精度-0.048mm达96-99%,而后加入浮选药剂D进行第二次精选,得到精矿Ⅳ、中矿6;中矿6回至步骤32与精矿Ⅱ混合进行步骤32;
步骤34,精矿Ⅳ中加入硫化钠、巯基乙酸钠进行第三次精选,得到精矿Ⅴ、中矿7;中矿7回至步骤33与精矿Ⅲ混合进行步骤33;
步骤35,精矿Ⅴ中加入硫化钠、巯基乙酸钠进行第四次精选,得到钼精矿、中矿8;中矿8回至步骤34与精矿Ⅳ混合进行步骤34;
步骤36,尾矿Ⅱ加入TM-8进行一次扫选,得到中矿4、尾矿B,中矿4回至步骤31与尾矿A混合进行步骤31,尾矿B进入下一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铜、钼、硫多金属分离浮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浮选药剂D包括硫化钠、巯基乙酸钠、2#油,用量依次为800~1200g/t、210~310g/t、3~8g/t;所述步骤34中硫化钠的用量为850~1150g/t、巯基乙酸钠的用量为220~275g/t;所述步骤35中硫化钠的用量为800~1150g/t、巯基乙酸钠的用量为225~285g/t。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钼、硫多金属分离浮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包括:
步骤41,尾矿B加入浮选药剂C进行一次粗选,得到精矿Ⅵ、尾矿Ⅲ;
步骤42,精矿Ⅵ进行第一次精矿,得到精矿Ⅶ、中矿2;中矿2回至步骤41与尾矿B混合进行步骤41;
步骤43,精矿Ⅶ进行第二次精选,得到硫精矿、中矿3;中矿3回至步骤42与精矿Ⅵ混合进行步骤42;
步骤44,尾矿Ⅲ加入硫酸、丁黄药进行一次扫选,得到中矿1、尾矿D,中矿1回至步骤41与尾矿B混合进行步骤4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铜、钼、硫多金属分离浮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4中硫酸的用量为465~545g/t、丁黄药的用量为42~62g/t。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钼、硫多金属分离浮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矿中铜的品位为0.1~0.2%、钼的品位为0.05~0.1%、硫的品位为0.9~1.3%,其中铜主要以硫化铜形式存在,钼主要以硫化钼形式存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847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储能箱温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2D图片的AR增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