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标注、训练、预测海量数据的处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248223.9 | 申请日: | 2019-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87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 发明(设计)人: | 李波;张少卓;李旭;孙洪鑫;安天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嘉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N20/00 | 分类号: | G06N2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江律师事务所 11537 | 代理人: | 任崇 |
| 地址: | 130062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标注 训练 预测 海量 数据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标注、训练、预测海量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步骤一、采集数据、步骤二、模型训练、步骤三、更新预测模型、步骤四、迭代更新。通过不断地重复本发明进行机器学习,可以减少人工标注数据的成本,提高数据识别的准确率。本发明所描述的方法是在人工标注与模型训练采集之间交替增长,减轻了工作量,模型更新周期短,耗时短,见效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标注、训练、预测海量数据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解决大规模机器学习过程中,需要前期进行投入数据标注,先进行少量的数据标注,然后后续过程中利用机器学习的特性进行辅助监督学习,进行纠偏机器学习标注的结果,再反馈到下一轮的学习过程中,重复上述过程不断地加强机器学习的准确率。因此基于大规格数据进行机器学习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工进行数据标注,然后进行模型训练,存在着互联网海量数据在进行机器学习时前期投入人工较多,耗时较长,模型更新周期长,工作量较大、见效成果慢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标注、训练、预测海量数据的处理方法。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标注、训练、预测海量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集数据:
I、使用Python技术框架scrapyd编写爬虫,设定采集关键词,指定关键词之间的组合关系,在新闻、贴吧、论坛网站抓取符合关键词的数据,将新闻标题、正文、回复数据进行结构化保存,保存至数据管理平台;
II、在采集的数据中做文本特征提取,进行自动分类,将采集的数据进行特征打标;
III、在数据管理平台中浏览保存的数据,结合特征标签,进行人工标注、审核;
步骤二、模型训练:
I、数据标注完成后,数据管理平台自动将该数据推送到模型训练平台,模型训练平台自动将数据按照以竖线分隔的文本进行处理,生成训练集;
II、训练平台在数据量达到预计的阀值时自动触发模型训练;
步骤三、更新预测模型:
I、在模型训练时根据预设的比例将训练集的数据分出一部分数据,用于模型的验证,计算出模型的正确率、召回率;
II、将上述计算的正确率、召回率与以前迭代生成的模型进行对比,取测试结果高者更新到预测平台,得到新模型;
步骤四、迭代更新:
不断采集的数据进入预测平台,对新数据进行预测标注、自动标注,然后在数据管理平台中进行人工审核,对自动标注的结果进行验证统计,回馈到训练过程;人工审核验证后的数据重复执行步骤二至步骤四,达到半监督的自动机器学习。
进一步地,模型训练的过程为:用一组数据乘以表示的权重随机数,生成随机的结果,根据这个结果与标注的结果进行比较,用梯度下降的方法让生成的结果与标注的结果无限接近,反复重复此过程,直到取得理想的结果为止。
本发明可以在初期只有少量基础训练集的情况下,通过不断采集、识别新数据,根据识别结果进行自动标注,并将标注结果纳入新的训练集中进行下一轮训练。通过不断地重复本发明进行机器学习,可以减少人工标注数据的成本,提高数据识别的准确率。本发明所描述的方法是在人工标注与模型训练采集之间交替增长,减轻了工作量,模型更新周期短,耗时短,见效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嘉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春嘉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82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由活塞斯特林制冷机散热翅片生成装置
- 下一篇:轮毂轴承合套工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