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氨氮废水的综合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48108.1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28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赵选英;程夫苓;杨峰;田帅慧;周腾腾;刘君君;单昊;唐为清;戴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南大华兴环保科技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江苏瑞途律师事务所 32346 | 代理人: | 陈彬;吴雪健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氨氮 废水 综合 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氨氮废水的综合处理工艺,属于化工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它包括如下步骤:(1)高氨氮废水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出水进行硝化反应;(2)对硝化反应后的出水进行反硝化反应,并利用含硫脲废水作为调节水质;(3)对反硝化反应后的出水进行好氧反应。本发明能有效地降低废水中的氨氮浓度,同时可以使得含硫脲类有机废水同步达到净化目的,出水达到一般园区接管标准,即COD≤500mg/L,氨氮≤50mg/L。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氨氮废水的综合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高浓度氨氮(以下简称高氨氮)废水的排放量逐渐增加,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来源极其广泛,涉及到各行各业,其过度排放会造成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基于上述原因,国家对氨氮废水的排放标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因此,对于各行各业来说高氨氮废水的处理备受关注。
根据氨氮废水自身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废水处理方法,才能够达到合格排放的目的。目前针对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仍不外乎是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三类及其结合。但是,单就物理法和化学法来说,其能够处理的废水的水质范围比较广泛,但污水的处理效率相对较低,处理费用高,管理复杂,甚至会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所以无法大规模的应用和推广;单就生物法来说,常见的生物处理手段主要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生物处理法,其处理污水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但是却对废水的进水水质有极大要求。比如,厌氧处理法存在过程敏感性高,脱氮功能较弱,不良气味和启动周期长等缺陷。
除了含氨氮,在众多工业生产中还会产生大量的含硫脲的氨氮废水,广泛应用于工业、医药、农业等领域,硫脲毒性大,对人体以及动物都存在遗传性的危害,剂量大甚至会致死,其对微生物也存在抑制作用,因此,含硫脲废水具有可生化性差(B/C比为0.0151)、处理难度较大的现实问题。目前,常用的含硫脲的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局限于物理法、化学法。比如公开号为CN110104861A,公开日为2019.08.09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含硫脲废水的处理工艺,首先采用电芬顿对废水进行深度氧化,达到充分去除硫脲的目的,再调节pH达进行减压吹脱,将产生的氨气用酸进行吸收,充分除去氨氮物质,该发明解决了现有生物技术框架下难降解、处理效率低、占地大、投资成本高等技术问题,达到了高浓度脱盐母液去除有机物的技术效果。但是上述含硫脲废水的处理方法仍是以化学和/或物理方法为主,存在化学/物理方法的常规缺陷。
基于此,对于含硫脲类废水/高氨氮废水最好的选择是分类收集,单独处理的方法进行,但是无论是从国内外废水生物处理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和发展来看,亦或是从经济角度来看,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三类处理方法中,任何一种单一的处理方法都无法达到兼顾水处理效果与控制经济成本的目的,未来废水处理的出路,尤其是含硫脲类废水/高氨氮废水仍需要依靠上述多种工艺的联合应用,因此,如何在现有工艺的基础上研发出先进、高效、节能的综合废水处理工艺,仍是未来水处理工艺的方向发展。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含硫脲类的废水或高氨氮废水单一的处理方法都无法达到兼顾水处理效果与控制经济成本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氨氮废水的综合处理工艺,能够有效地降低废水中的氨氮浓度,同时可以使得含硫脲类有机废水同步达到净化目的,出水达到一般园区接管标准,即COD≤500mg/L,氨氮≤50mg/L。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一种高氨氮废水的综合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高氨氮废水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出水进行硝化反应;
(2)对硝化反应后的出水进行反硝化反应,并利用含硫脲废水作为调节水质;
(3)对反硝化反应后的出水进行好氧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南大华兴环保科技股份公司,未经江苏南大华兴环保科技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81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空锚杆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气门机构及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