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止回阀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248008.9 | 申请日: | 2019-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98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 发明(设计)人: | 任荣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马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11/052 | 分类号: | F16K11/052;F16K1/32;F16K1/36;F16K1/46 |
| 代理公司: | 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浙江)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周绪洞 |
| 地址: | 31805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止回阀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下的止回阀结构,在第一阀门主体以及第二阀门主体的内部可旋转地安装有第一开闭部件以及第二开闭部件,从而简化结构的同时降低制造费用而确保经济性,并且在流体通过流入管排出至排出管的情况下,第一开闭部件开放的同时第二开闭部件封闭,并且当在第一部件发生流体的溢流时,第二开闭部件开放并且第一开闭部件封闭,而且当在排出管侧发生流体的溢流时,第一开闭部件以及第二开闭部件同时封闭,从而有效地控制流体的流动,进而确保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止回阀结构,更加详细地涉及一种在第一阀门主体以及第二阀门主体的内部可旋转地安装有第一开闭部件以及第二开闭部件,从而简化结构,并且选择性的开放以及封闭通孔和排出引导孔,从而有效地控制流体的流动的止回阀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止回阀使流体仅朝一侧流动,从而可以防止流体逆流。
作为如上的止回阀的现有技术已公开于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18-0076980号的坐浴盆以及配备于该坐浴盆的逆流防止部件。
上述先公开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构成有如下的逆流防止部件,即,设置于以能够使水流入的方式开闭的供水阀部的后端,且借由水压而弹性变形,使得水得到供应或者防止水朝入水侧逆流。
虽然,如上所述的先公开的发明中,当水通过入水口入水时,使流路开闭部件的主体张开而使水通过出水口入水,而当水逆流时,借由水的水压使流路开闭部件的主体彼此紧贴,使得流路封闭而防止逆流,然而这样的逆流防止部件存在仅能够在单纯地朝一方向流动的结构中实现,并且无法应用于形成有多于一个的流道的情形中的问题点。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18-0076989号(2018.07.06公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考虑得到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点而构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第一阀门主体以及第二阀门主体的内部可旋转地安装第一开闭部件以及第二开闭部件而简化结构,从而降低制造费用而确保经济性的止回阀结构。
并且,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止回阀结构:在流体通过流入管排出至排出管的情况下,第一开闭部件开放的同时第二开闭部件封闭,并且当从第一部件发生流体的溢流时,第二开闭部件开放并且第一开闭部件封闭,而且当在排出管侧发生流体的溢流时,第一开闭部件以及第二开闭部件同时封闭,从而有效地控制流体的流动,进而确保稳定性。
本发明的止回阀结构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阀门主体,固定于第一部件,并在一侧形成有通孔;第二阀门主体,固定于所述第一阀门主体的前方,并在下部形成有排出引导孔,而且以与所述排出引导孔垂直交叉的方式形成有排出孔;第一开闭部件,结合于形成于所述第一阀门主体内部的轴槽中的形成于下部的轴槽,从而开放以及封闭排出引导孔;第二开闭部件,结合于形成于所述第一阀门主体内部的轴槽中的形成于上部的轴槽,从而开放以及封闭通孔;以及限位器,分别形成于第一阀门主体以及第二阀门主体内部,以控制第一开闭部件以及第二开闭部件无法旋转预定程度以上,其中,当流体通过流入管排出至排出管时,第一开闭部件被开放的同时第二开闭部件被封闭,并且当从第一部件发生流体的溢流时,第二开闭部件被开放并且第一开闭部件被封闭,而且当在排出管侧发生流体的逆流时,第一开闭部件以及第二开闭部件同时被封闭。
并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开闭部件以及第二开闭部件的一侧以紧贴于通孔和排出引导孔的方式安装有密封部件,在另一侧配备有控制第一开闭部件以及第二开闭部件的旋转的旋转控制突起。
并且,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器形成为倾斜预定角度,从而在解除施加于第一开闭部件以及第二开闭部件的压力的情况下,使第一开闭部件以及第二开闭部件借由自重旋转而使通孔以及排出引导孔被封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马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马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80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