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捕虫器用防逃逸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46823.1 | 申请日: | 2019-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0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天长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00 | 分类号: | A01M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许尤庆 |
地址: | 418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器用 逃逸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捕虫器用防逃逸装置,安装于捕虫器的储虫瓶入口处,包括漏斗、阀门以及驱动器,所述漏斗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漏斗包括筒身和设置于所述筒身的上部开口以及下部开口,所述筒身的横截面自所述上部开口向下部开口方向呈逐渐变小设置,所述阀门包括盖接于所述下部开口的盖板和将所述盖板铰接于所述筒身的连接部,所述驱动器固设于所述连接部上,通过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阀门盖接于所述下部开口。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可以实现在捕虫器停止工作时,单独控制阀门盖接于下部开口,保证被捕捉的蚊虫无法逃逸,提高了捕虫效果;将筒身设置成到V型,使爬行至此的昆虫受阻而无法逃出,达到防止爬行昆虫逃逸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蚊虫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捕虫器用防逃逸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通用的扇吸式捕虫器或储虫瓶,大多只是收集吸入的昆虫,当电机停止转动时,吸入的昆虫中损伤小活性高的部分昆虫会顺着瓶口向上的通道飞出捕虫器,影响捕虫器的捕虫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捕虫器用防逃逸装置,其可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及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捕虫器用防逃逸装置,安装于捕虫器的储虫瓶入口处,包括漏斗、阀门以及驱动器,所述漏斗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漏斗包括筒身和设置于所述筒身的上部开口以及下部开口,所述筒身的横截面自所述上部开口向下部开口方向呈逐渐变小设置,所述阀门包括盖接于所述下部开口的盖板和将所述盖板铰接于所述筒身的连接部,所述驱动器固设于所述连接部上,通过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阀门盖接于所述下部开口。
优选的,所述漏斗和所述阀门均由塑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驱动器为平衡舵,所述平衡舵的重量略大于所述盖板的重量,所述盖板在所述平衡舵的重力驱动下盖接于所述下部开口。
优选的,所述驱动器包括固设于所述连接部上的导磁件和固设于所述筒身并与所述导磁件配合的磁力部,所述磁力部包括固设于所述筒身上的壳体、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铁芯和缠绕于所述铁芯上的线圈,所述线圈通电后产生磁场,使得所述导磁件与所述磁力部吸引,从而驱动所述阀门盖接于所述下部开口。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捕虫器用防逃逸装置具有如下优点:可以实现在捕虫器停止工作时,单独控制阀门盖接于下部开口,保证被捕捉的蚊虫无法逃逸,提高了捕虫效果;将筒身设置成到V型,使爬行至此的昆虫受阻而无法逃出,达到防止爬行昆虫逃逸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捕虫器用防逃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捕虫器用防逃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捕虫器用防逃逸装置的驱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天长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天长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68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吹风式散热系统
- 下一篇:一种小麦面条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