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底部有鸭嘴塞的油汤分离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46749.3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4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薛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J43/28 | 分类号: | A47J4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底部 有鸭嘴塞 分离 | ||
一种底部有鸭嘴塞的油汤分离勺,涉及一种家用餐具领域,其目的是解决汤勺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很方便地将浮油和汤汁相互分离的问题。它由勺柄、勺体和一个底部鸭嘴塞组成,勺体底部为一段倒锥形。鸭嘴塞由顶部鸭嘴孔、两侧弹性曲面、和底部空心圆柱组成。其特征是:将汤勺垂直浸入肉汤中时,由于鸭嘴塞中的空气压力,勺体底部的浮油会全部沿着倒锥面自动向汤勺两侧上浮。当汤勺进入汤体一定深度时,汤勺外部液体压力大于鸭嘴塞内部空气压力,勺体底部没有浮油的汤体通过鸭嘴孔进入汤勺内部。进入汤勺内部的汤体会不断挤压鸭嘴塞两侧弹性曲面,直到关闭鸭嘴孔,此时就可将汤勺提起,并将没有浮油的汤汁倒入碗内即可。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用餐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底部有鸭嘴塞的油汤分离勺。
(二)背景技术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煲一些猪骨、牛羊肉汤等,在煲好的肉汤水表面经常会漂浮一层油腻的浮油。这不仅会让人在喝汤时产生反胃的油腻感,同时还对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例如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等。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汤勺在盛汤时总会将汤汁和浮油一起勺进勺体中,无法有效去除掉汤面上油腻的浮油,从而使人们在喝汤时摄入过多不健康的油脂,同时还会影响喝汤时的兴致。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部有鸭嘴塞的油汤分离勺,以解决汤勺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很方便地将浮油和汤汁相互分离的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汤勺由勺柄、勺体和一个底部鸭嘴塞组成,勺体底部为一段倒锥形。鸭嘴塞由顶部鸭嘴孔、两侧弹性曲面、和底部空心圆柱组成。其特征是:将汤勺垂直浸入肉汤中时,由于鸭嘴塞中的空气压力,勺体底部的浮油会全部沿着倒锥面自动向汤勺两侧上浮。当汤勺进入汤体一定深度时,汤勺外部液体压力大于鸭嘴塞内部空气压力,勺体底部没有浮油的汤体通过鸭嘴孔进入汤勺内部。进入汤勺内部的汤体会不断挤压鸭嘴塞两侧弹性曲面,直到关闭鸭嘴孔,此时就可将汤勺提起,并将没有浮油的汤汁倒入碗内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汤勺底部加入了具有单向导流功能的鸭嘴塞,使得这种新型汤勺在盛肉汤时可以更加方便地将浮油和汤汁分离开来,在保证身体健康的同时不影响人们喝汤时的兴致。
(四)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油汤分离勺的结构及其全剖视图。
图1中:1——勺柄;2——勺体;3——鸭嘴塞;21——底部倒锥。
图2为鸭嘴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中:31——鸭嘴孔;32——弹性曲面;33——空心圆柱。
图3为底部鸭嘴塞开启时的示意图。
图4为底部鸭嘴塞关闭时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底部有鸭嘴塞的油汤分离勺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汤勺结构如附图1所示,它由一个勺柄1、一个杯状勺体2、以及一个底部鸭嘴塞3构成。其中,勺体2底部为一段倒锥形21。鸭嘴塞结构如图2所示,它由一个顶部鸭嘴孔31、两侧的弹性曲面32、以及一个底部空心圆柱33组成。其特征是:在肉汤中盛出汤汁时,先将汤勺垂直向下缓慢进入肉汤中。由于鸭嘴塞中留有一定的空气压力,杯状勺体底部的浮油不会进入到鸭嘴塞中,而会全部沿着杯底的倒锥面自动向汤勺两侧上浮。当汤勺垂直进入肉汤中一定深度时,勺体底部的浮油会全部上浮,并且外部汤体的压力会大于鸭嘴塞内部的空气压力,此时勺体底部的汤体会进入鸭嘴塞,并从鸭嘴孔流入汤勺内部,如图3所示。当汤勺内部的汤体足够多时,这些汤体会由于其重力作用,向下不断挤压鸭嘴塞的两侧弹性曲面,直到将其关闭,如图4所示。此时就可将汤勺提起,并将没有浮油的汤汁倒入碗内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科技职业学院,未经南京科技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67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