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口径金属管件打磨钻孔贴标一体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246102.0 | 申请日: | 2019-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00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 发明(设计)人: | 王毅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恒赳 |
| 主分类号: | B23P23/06 | 分类号: | B23P23/06;B23Q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杨剑 |
| 地址: | 3171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径 金属管 打磨 钻孔 一体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口径金属管件打磨钻孔贴标一体机,包括安装机体和设置在安装机体上的竖直架体和贴标机构,所述竖直架体中部设置打磨钻孔机构,且竖直架体在打磨钻孔机构两侧对称设置管件装夹位移机构。本发明在同一设备上实现金属管件的自动化管壁打磨、钻孔以及管体表面贴标,实现了管件的打磨、钻孔、贴标一体化操作,取代了以往工作人员分工具单独进行管件加工的方式,提供了管件生产效率,规范了生产方式,且打磨钻孔机构的结构设计巧妙紧凑,可在同一机构上完成金属管件的钻孔和打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管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口径金属管件打磨钻孔贴标一体机。
背景技术
目前金属管件加工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使用,且一般都需要对金属管件端部及管孔进行钻孔、打磨加工以满足其使用需求,同事现有的生产加工方式多是以人工装夹金属管件后,进行人工手动钻孔以及管孔打磨,这样不仅管件生产周期长,且钻孔和打磨都是分开采用相应的加工工具人工进行操作的,生产效率低,同时现有的金属管件加工后,对于不同口径规格的管件缺少标签说明,很多都是靠工作人员肉眼识别,且有很多管件也是采用手动贴标,生产不规范,缺少对金属管件加工工序进行整合一体化加工的生产方式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大口径金属管件打磨钻孔贴标一体机,在同一设备上实现金属管件的自动化管壁打磨、钻孔以及管体表面贴标,实现了管件的打磨、钻孔、贴标一体化操作,取代了以往工作人员分工具单独进行管件加工的方式,提供了管件生产效率,规范了生产方式。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大口径金属管件打磨钻孔贴标一体机,包括安装机体和设置在安装机体上的竖直架体和贴标机构,所述竖直架体中部设置打磨钻孔机构,且竖直架体在打磨钻孔机构两侧对称设置管件装夹位移机构,所述打磨钻孔机构包括固定在竖直架体顶部的纵向平行滑轨,且在纵向平行滑轨一侧设置固定在竖直架体顶部的纵向驱动气缸,所述纵向平行滑轨与位移滑板下端面两侧的滑块滑动连接,所述位移滑板上端面固定水平旋转电机,所述水平旋转电机转轴穿过位移滑板且在转轴端部固定驱动齿轮,所述位移滑板下端面中部设置旋转齿盘,所述旋转齿盘下端面固定竖直架,所述竖直架下端外侧壁面固定竖直旋转电机,且竖直旋转电机转轴穿过竖直架侧壁面且在转轴端部固定旋转安装块,所述旋转安装块一侧端部设置旋转带轮,另一端固定打磨钻孔电机,所述打磨钻孔电机转轴固定驱动带轮,所述驱动带轮与旋转带轮皮带传动连接,且所述旋转带轮下端面中心连接打磨轮,且在旋转带轮上端面中心连接钻孔刀具。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驱动气缸活塞杆与位移滑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齿轮与旋转齿盘的齿形表面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贴标机构设置在安装机体上端面一侧,且贴标机构包括固定在安装机体上的安装板块,所述安装板块一侧板面靠上部悬挂可旋转的标签带轮,且在标签带轮一侧设置若干个与安装板块侧板面上活动连接的导带轮,且安装板块侧板面靠一侧端固定水平托块,所述安装板块在标签带轮下部设置固定在侧板面上的贴标驱动电机,且在贴标驱动电机下侧设置收集卷轴和驱动卷轴,所述安装板块在水平托块上部固定水平位移气缸,且水平位移气缸的滑动部件上固定取表贴标气缸,所述取表贴标气缸活塞杆固定取标块。
进一步地,所述贴标驱动电机转轴以及收集卷轴和驱动卷轴的一侧轴端穿过安装板块,且在轴端部固定联动带轮,所述联动带轮之间皮带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管件装夹位移机构包括固定在竖直架体顶部下端面上的装夹位移架,所述装夹位移架底端面上固定横向平行滑轨,所述横向平行滑轨上滑动连接纵向位移块,且横向平行滑轨一侧端固定纵向位移驱动气缸,所述纵向位移驱动气缸活塞杆连接纵向位移块,所述纵向位移块上端部固定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活塞杆穿过纵向位移块且在杆端部固定装夹气缸,且在装夹气缸两侧固定竖直导杆,所述竖直导杆上端与纵向位移块活动穿接,所述装夹气缸活塞杆连接固定夹爪。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夹爪与金属管件管口两侧管壁夹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恒赳,未经李恒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61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抛丸机
- 下一篇:一种油茶加工用的油茶原料筛选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