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联网智能快递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245659.2 | 申请日: | 2019-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4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 发明(设计)人: | 廖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文军 |
| 主分类号: | B07C3/08 | 分类号: | B07C3/08;B07C3/18;B07C5/34;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韦群 |
| 地址: | 618304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网 智能 快递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联网智能快递系统,包括智能系统和安装在道路中间隔离带上的用于自动输送快递的智能快递系统本体,所述上层输送带和下层输送带上均设有若干组用于放置快递件的四方盒子,所述四方盒子上设有智能系统识别码,通过APP平台系统识别该智能系统识别码,并发送指令给智能系统,使得智能系统控制上层输送带和下层输送带运行,把该快递件传送到智能快递系统本体上的若干个投送点的任意一处。本发明可以满足各个投送点之间也是互相发送,这样可以方便和省去中间的分拣时间;智能快递系统本体安装在道路中间隔离带上,这样就不用汽车司机运输,同时就可以省去工人和汽车运输的风险和到达真正的快速把快递送到用户的手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快递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物联网智能快递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进一步的促进了快递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其中在现在快递运输的过程中大多都是通过货车实现快递的远距离的运输,其中在通过货车进行快递运输的过程中大多都是需要将快递包裹装载到货车的车厢以后然后再进行运输,由于在运输的过程中由于运输的距离较远所以需要货车长时间的行驶,虽然通过货车能够达到运输快递的目的,但是还存在以下问题:在通过货车运输快递的过程中由于距离较远,所以就需要驾驶员长时间的驾驶汽车,由于当遇到交通拥堵的情况下进一步的影响到快递运输的时效,从而给快递的运输效率造成一定的不确定性。为此,我们推出一种物联网智能快递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联网智能快递系统,为快递行业中的BRT,快、准、省是一个智慧智能系统、方便、快捷、环保,快速、高效等智能化的BRT。打破了传统快递的收发、配送方式。方便了用户的快递包裹收发,提高了快递配送的速度与质量,实现市内快递从接收到到达1小时内完成。让快递真正的快起来,减少城市车辆交通拥堵,减少碳排放,节省耗材,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物联网智能快递系统,包括智能系统和安装在道路中间隔离带上的用于自动输送快递的智能快递系统本体,所述智能快递系统本体包括两组输送带以及安装该两组输送带的框体,两组所述输送带分别为上层输送带和位于上层输送带下方的下层输送带,所述框体包括输送带左侧板、输送带右侧板、输送带底板和输送带盖板,所述上层输送带和下层输送带均连接于输送带左侧板和输送带右侧板之间,所述上层输送带和下层输送带上均设有若干组用于放置快递件的四方盒子,所述四方盒子设有若干个规格,来满足快递物件不同大小的安放,所述四方盒子上设有智能系统识别码,通过APP平台系统识别该智能系统识别码,并发送指令给智能系统,使得智能系统控制上层输送带和下层输送带运行,把该快递件传送到智能快递系统本体上的若干个投送点的任意一处。
优选的,所述上层输送带和下层输送带均为水平设置,所述上层输送带和下层输送带上的四方盒子之间均为等距设置。
优选的,所述输送带左侧板和输送带右侧板的底部分别固定于输送带底板上端的左右两侧,所述输送带盖板连接于输送带左侧板和输送带右侧板的顶部之间。
优选的,所述智能系统控制上层输送带和下层输送带运行,可以满足各个投送点之间的互相发送,这样可以方便和省去中间的分拣时间。
优选的,若干个所述投送点分别设置于输送带左侧板和输送带右侧板的侧边,且投送点与上层输送带和下层输送带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快递件放置于四方盒子内,通过APP平台系统识别该四方盒子上设有的智能系统识别码,并发送指令给智能系统,使得智能系统控制上层输送带和下层输送带运行,把该快递件传送到智能快递系统本体上的若干个投送点的任意一处;
智能系统控制上层输送带和下层输送带运行,可以满足各个投送点之间的互相发送,这样可以方便和省去中间的分拣时间;
智能快递系统本体安装在道路中间隔离带上,这样就不用汽车司机运输,同时就可以省去工人和汽车运输的风险和到达真正的快速把快递送到用户的手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文军,未经廖文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56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暗链验证平台及其暗链验证方法
- 下一篇:一种雷达液位计隔离防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