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护眼组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244515.5 申请日: 2019-12-06
公开(公告)号: CN110947088A 公开(公告)日: 2020-04-03
发明(设计)人: 温新国;张敏敏;杨思超;陈航平;冯家颖;任春艳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新济薇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M37/00 分类号: A61M37/00;A61K9/00;A61K9/70;A61K47/26;A61K47/32;A61K47/36;A61K47/38;A61P27/02;A61P27/10;A61K31/22;A61K31/047
代理公司: 广州广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65 代理人: 曾银凤;万志香
地址: 510663 广东省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护眼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护眼组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该护眼组合贴片包括微针贴片和水凝胶贴片;所述微针贴片由微针针体和微针基底层组成,所述微针针体由活性成分和微针辅料制备而成;所述活性成分为视黄醇乙酸酯、叶黄素和叶黄素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微针辅料由高分子材料和水溶性小分子化合物组成;所述水凝胶贴片是通过将水凝胶附着在贴片基材上制备得到;所述水凝胶由包括如下组分的原料制备而成:甘油、聚丙烯酸钠、透明质酸钠、酒石酸、甘氨酸铝、EDTA‑2Na、叶黄素、视黄醇乙酸酯、水。该护眼组合贴片具有很好的护眼效果,能有效提升近视患者的视力。

发明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针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护眼组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每个人都希望有一双清澈透亮、视物清晰的眼睛,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以及作息方式、作息时间的改变,无论是儿童青少年、青壮年或者中老年人,视力都下降明显。

2019年4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了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同教育部、财政部组织开展的2018年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工作的结果,该调查共覆盖全国1033所幼儿园和3810所中小学校,总筛查人数111.74万,包括幼儿园儿童(6岁)6.92万,各年级段中小学生104.92万。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发病形势严峻。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小学生为36.0%,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0%。同时,低年龄段近视问题突出。调查结果显示,在小学和初中阶段,近视率随着年级的升高快速增长,小学阶段从一年级的15.7%增长到六年级的59.0%,初中阶段从初一年级的64.9%增长到初三年级的77.0%,小学和初中阶段是我国近视防控的重点年龄阶段。同时,高度近视问题不容忽视。高三年级学生高度近视(近视度数高于600度)占比高达21.9%,高度近视是致盲性眼病之一,容易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应引起高度警惕和重视。调查发现,我国学生近视相关危害因素广泛存在,67%的学生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足2小时,29%的学生不足1小时,73%的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达标,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不科学使用电子产品等不良用眼行为普遍存在。以上这些因素对近视高发起到了主要作用,是导致我国儿童少年近视率高居不下的重要影响因素。

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代谢能力的下降,视力也会愈发下降,出现视物模糊、老花眼甚至黄斑变性白内障等眼部问题。

微针透皮给药技术是在微电子机械系统加工技术与经皮促渗技术研究日益成熟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给药方式。微针阵列具有尺度小、强度高、可精确控制刺入位置与深度、无痛穿刺等优势,可用于化学药物、蛋白、疫苗等的经皮给药,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微针技术不仅在生物医学及生物医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美容领域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热捧,微针美容已在欧美、日本、韩国等地广泛使用。微针在美容领域的用途十分广泛,它既可以用于美体塑形,也可以用于美容美肤,对治疗视力下降保护眼睛、脱发、修复泡痕等也有很好的效果;总的来说,可以将微针在美容美体方面的应用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视力保护眼睛、抗皮肤衰老、预防和治疗脱发、减轻体重、治疗痤疮、去除死皮组织、减少脂肪的局部堆积、皮肤干癖等。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微针产品大都是使用水溶性可溶性微针且单独使用微针直接刺入皮肤角质层,水溶性成分缓慢在真皮层溶解吸收,存在微针荷载活性成分量过少以及水溶性微针溶解吸收速率较慢而影响其使用效果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护眼组合贴片,该护眼组合贴片具有很好的护眼效果,对各种年龄的近视均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能有效提升近视患者的视力。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护眼组合贴片,包括微针贴片和水凝胶贴片;

所述微针贴片由微针针体和微针基底层组成,所述微针针体由活性成分和微针辅料制备而成;

所述活性成分为视黄醇乙酸酯、叶黄素和叶黄素酯中的至少一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新济薇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新济薇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45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