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效应高的热电能量转换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243975.6 | 申请日: | 2019-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5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 发明(设计)人: | 邹翔宇;赵端;刘燕;何永鑫;孙斌;赵津津;冯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2B33/18 | 分类号: | F22B33/18;F22B35/00;F22B37/48;F22B37/00;F01K11/02 |
| 代理公司: | 浙江专橙律师事务所 33313 | 代理人: | 陈飞 |
| 地址: | 2211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效应 热电 能量 转换 装置 | ||
一种热效应高的热电能量转换装置,本发明涉及热电转换技术领域;它包含加热机构、压缩机、汽轮发电机、抽水泵和热气收集装置,加热机构中的箱体的左侧壁上固定有抽水泵,抽水泵的出水口上连接有一号管,一号管的下端露设在箱体的内部的下侧,箱体右侧壁的上端上插设有二号管,二号管的另一端与抽气泵连接,抽气泵的出气口与压缩机的进气口连接,压缩机的出气口与汽轮发电机连接;水源通过抽水泵抽至箱体的内底部,箱体内部的数个一号加热棒和二号加热棒是交叉设置的,对箱体内底部加入的冷水进行迅速的加热,从而不会使原来的水温降得太多,使得水蒸气的排放速度均匀,本发明具有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电转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效应高的热电能量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能源问题是当代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各种工业余热以及太阳能都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利用价值,此类能源用其他能量转换方式无法加以有效利用,利用热电转换状制成热电发电装置是利用此类能源的较好方式,热电转换是指热能和电能之间的相互转换,热电转换效应意味着热能与电能之间的直接转换,而能量转换装置最具有代表性的为汽轮发电机,水被加热后的蒸汽进入汽轮发电机内,再经由汽轮发电机发电,现有技术中的加热装置大多是烧火炉,但其在加水时,是直接从锅的上侧加入,使得炉内原来的水温度猛然下降,减少水蒸气的产生,效率较低,亟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热效应高的热电能量转换装置,水源通过抽水泵抽至箱体的内底部,箱体内部的数个一号加热棒和二号加热棒是交叉设置的,对箱体内底部加入的冷水进行迅速的加热,从而不会使原来的水温降得太多,使得水蒸气的排放速度均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加热机构、压缩机、汽轮发电机、抽水泵和热气收集装置,加热机构中的箱体的左侧壁上固定有抽水泵,该抽水泵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外部水源连接,抽水泵的出水口上连接有一号管,该一号管呈“L”形设置,一号管的下端穿过箱体左侧壁的下侧后,露设在箱体的内部的下侧,箱体右侧壁的上端上插设有二号管,该二号管的另一端与抽气泵连接,该抽气泵固定在压缩机的上侧壁上,抽气泵的出气口与压缩机的进气口连接,压缩机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汽轮发电机连接;
上述加热机构还包含一号加热棒、二号加热棒、电机、搅拌轴和搅拌叶,电机与外部电源连接,电机固定在箱体上侧的外侧壁上,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箱体的上侧壁后,与搅拌轴固定连接,搅拌轴的下端通过轴承与箱体下侧的内侧壁旋接,搅拌轴上等距固定有数个搅拌叶,该搅拌叶悬设在箱体的内部,搅拌叶两两之间均设有一号加热棒,该一号加热棒等距分布在箱体的内部,一号加热棒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箱体左右两侧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一号加热棒的上侧等距设有数个二号加热棒,该二号加热棒的前后两端分别与箱体前后两侧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一号加热棒和二号加热棒均与外部电源连接;
上述热气收集装置由收集罩、凝汽器、支脚和三号管构成,收集罩罩设在汽轮发电机上侧的出气口上,收集罩的另一端与凝汽器的进气口连接,凝汽器的外壳下表面的四角上均固定有支脚,支脚的上端与汽轮发电机的上侧壁呈同一水平面设置,凝汽器的出气口上连接有三号管,该三号管的另一端插设在箱体后侧壁的下端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二号管左端的下方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固定在箱体右侧的内侧壁上,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固定在左侧的外侧壁上,控制器与抽水泵连接,控制器设置于抽水泵的上侧。
进一步地,所述的二号管的右端插设在收集箱的左侧壁内,收集箱的右端通过管道与抽气泵的进气口连接,收集箱的下端插设有出水管,该出水管的下端内插设有连接管,该连接管的另一端插设在箱体右侧的下侧壁上,且露设在箱体内部的下侧,箱体右侧外侧壁的中心上固定有支架,该支架呈“L”形设置,支架中的竖杆的上端固定在收集箱的下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39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台灯
- 下一篇:一种不锈钢钢卷加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