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输电线路山火监测预警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42800.3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5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波;章国勇;徐勋建;何立夫;罗晶;周秀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防灾减灾中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9 | 分类号: | G06F16/29;G06Q10/06;G06Q50/06;G06Q50/26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何湘玲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输电 线路 山火 监测 预警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输电线路山火监测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计算火点像素经纬度与离其最近的线路杆塔的距离;
S2:获取对应区域的地面气象信息;
S3:获取对应区域的地面地形特征信息;
S4:计算火点有效扩散速度;
S5:确定山火监测预警风险等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源数据的输电线路山火监测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地面气象信息包括地面温度、湿度及风速、风向数据;其是根据地面杆塔气象监测装置设备台帐,从电网在线监测系统数据库中获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源数据的输电线路山火监测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的所述地面地形特征包括地面植被类型、高程、河流分布数据;是从事前导入山火监测预警系统中的离线数据库中获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多源数据的输电线路山火监测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计算火点有效扩散速度的步骤为:
41)计算火点扩散速度,计算公式为:
r0=0.03×T+0.01×(100-R)+0.05×v-0.3
其中,r为火点对当时当地下垫面特征的有效扩散速度,T为日最高气温,R为日最小湿度,v为平均风速,为测量的风向与火点杆塔连线的夹角,θ为火点地形坡度,g为高程系数;当杆塔处距离火点为上坡时,则g取1;如果为下坡时,则g取-1;
42)根据可燃物特征,修正步骤41)计算的火点扩散速度,修正系数计算规则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多源数据的输电线路山火监测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确定山火监测预警风险等级的步骤为:
51)计算火情扩散至线路的时间,计算公式为:
t=l/r
其中,l为火点像素经纬度与离其最近的线路杆塔的距离;
52)根据火点像素经纬度与离其最近的线路杆塔的距离,确定山火监测等级,分级原则为:
53)根据火情扩散至线路的时间,确定山火扩散风险等级,分级原则为:
火情扩散至线路的时间(分钟) 20 20-45 45-90 90以上 山火扩散风险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54)根据步骤52)的山火监测等级、步骤53)的山火扩散风险等级,确定山火监测预警风险等级,分级原则为:
55)在上述分级原则上,再与步骤S3中的河流信息进行匹配,如果火点像素经纬度与离其最近线路杆塔之间有河流、水渠阻隔物,则直接取四级作为该监测点最终的山火监测预警等级。
6.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输电线路山火监测预警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防灾减灾中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防灾减灾中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280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用支架
- 下一篇:一种环烯烃共聚物微透镜阵列的制备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