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力输送供料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42431.8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3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孙居彦;段士明;李曰阳;段其森;成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G53/16 | 分类号: | B65G53/16;B65G53/4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郑平 |
地址: | 250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力 输送 供料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力输送供料装置,包括:供料辊筒(5),所述供料辊筒(5)的前后罩板为非对称设置,所述后罩板(6)向上延伸到供料辊筒(5)上对称中心、向下延伸到过供料辊筒(5)下对称中心(13),所述前罩板(2)最下端的水平高度低于后罩板最下端(13)的水平高度。所述供料装置的供料口(9)与水平风管相连,所述水平风管与输送总管相连,所述水平风管还与风机(1)相连,所述变形管与供料口之间设置有可调补风阀门。适用于单机使用或多机组并联工作需要输送风道方向与供料辊筒垂直,且二者直联安装的场合。尤其适用于棉花加工物料、农作物碎秸秆、化工产品等悬浮速度较小的物料输送,正压、负压输送均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气力输送供料装置,适用于单机使用或多机组并联工作需要输送风道方向与设备卸料系统垂直,且二者直联安装的场合。尤其适用于棉花加工物料、农作物碎秸秆、化工产品等悬浮速度较小的物料输送,正压、负压输送均可。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在常规的气力输送系统中,所输送的物料经闭风卸料器卸下后再经机械或气力输送走。闭风卸料器多安装在主机下方,轴向尺寸一般跟主机轴向尺寸一致。一般来说,如果气力输送管网严密性好,正压输送或负压输送区别不大,但如果严密性较差,为了工作环境的空气清洁,会选择负压输送。
目前已有技术,如果管网系统结构简单,那么,卸料后直接用气力输送,则闭风器与物料输送主管道上下排列,平行安装,多选择负压输送。如果气力输送系统连接设备多,管网结构复杂,那么,一般卸料后经输送绞龙汇集,再行连接主输送管道。闭风器叶片一般为上下左右对称焊接于轴上,叶片6-8片。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见图1。
棉花加工行业现行使用的气力输送系统,物料由(4)、(6)围成的来料汇集区,落入到闭风卸料器(5)上方,闭风卸料器(5)旋转将物料卸下。当多台机组并联使用时,因管网结构复杂,为了简化风网结构,一般选用a图带绞龙输送器的机械与气力输送相结合的系统结构,物料进入到输送绞龙(2),输送绞龙(2) 旋转,将物料轴向推送至一端,落料到输送风管,多台机器的物料汇集后经主风管(1),通过气力输送,输送物料到分离器进行料气分离卸料。当单机使用或者物料量较少时,物料经绞龙输送到一端后,一般会通过人工处理,而不通过风力输送。
另一种情见图1中(b),是用一横向绞龙(7)代替风管(1)的位置,与设备下部的绞龙(2)垂直且上下罗列安装,多台设备并联安装时,绞龙(2)卸料并汇集到总输送绞龙(7),当物料推送至绞龙(7)一端时,通过风力负压吸送至卸料分离器进行卸料。图1中,b比a节省动力。
当单机使用或系统中设备较少时,且风管走向与设备平行时,选择图c结构安装,绞龙(2)卸料后直接进入风管(1),通过风力输送到料气分离器进行卸料。
在通常情况下,悬浮速度较小的物料,如籽棉、皮棉、不孕籽、农作物碎秸秆等,选择气力输送,悬浮速度较大的物料,如粮食等,选择机械输送,便于节能。
现有技术,落料汇集区的前后挡板、闭风供料器的前后罩板,进料口、出料口等机构均为对称结构。
存在的问题:
1)如果气力输送系统所有管道及设备均为地上安装,或架高安装,现有技术的结构对气力输送系统运行影响不大,但架高作业难度较大,成本高。
2)如果设备落地安装,输送绞龙(2)和输送管道(1),将必须挖地槽安装于地下,大大增加了施工工作量。
3)现有的卸料装置,因密封效果较差,所以,气力输送系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漏风问题。
4)增加输送绞龙,就是增加了设备数量,既增加了设备投资,也提高了气力输送系统的复杂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未经山东农业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24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缝纫机压脚交互量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压力调节阀及制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