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恒载荷拉伸试验的自动远程报警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242414.4 | 申请日: | 2019-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6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 发明(设计)人: | 惠卫军;赵晓丽;张永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04;G01N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黄晓军 |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载荷 拉伸 试验 自动 远程 报警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恒载荷拉伸试验的自动远程报警装置。该装置包括:探测传感器、砝码底座、砝码、杠杆臂、试样和报警器;在杠杆臂的一端装夹试样,在杠杆臂的另一端连接砝码,探测传感器设置在砝码底座上,探测传感器与报警器连接;在实验开始时,杠杆臂处于水平位置,砝码位于砝码底座的上面,记录实验开始时间,在实验过程中,试样受到恒载荷拉伸实验设备加载的应力作用,试样被拉断,杠杆臂连接所述砝码的一端下降,砝码下落到砝码底座上,探测传感器检测到砝码,探测传感器向报警器发送报警信号,报警器发出报警信息。本发明可以记录实验开始到结束时的时间,在试样断裂后能够远程报警给实验人员,无需人工值守,即可对实验进行监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恒载荷拉伸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恒载荷拉伸试验的自动远程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钢铁材料在静止应力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后经常会发生突然脆性破坏的延迟断裂现象,这种延迟断裂现象是氢致材质恶化的一种形态。延迟断裂的发生主要是由外部环境(潮湿空气、雨水等环境中长期暴露)侵入的氢(外氢)引起的延迟断裂以及在酸洗、电镀等制造过程中侵入钢中的氢(内氢)引起的。
在实验室评价材料的耐延迟断裂性能往往采用加速型实验来进行相对评价。常用的试验方法为恒载荷延迟断裂实验,这种试验通常采用光滑或带缺口的圆棒或平板试样浸泡在溶液为pH=3.5±0.5的WOL缓蚀液(盐酸+醋酸钠+去离子水或蒸馏水)中在恒载荷下进行拉伸,通过测试材料发生断裂的时间t和对试样拉伸断口的观察来评价实验料的耐延迟断裂性能。恒载荷延迟断裂试验常采用的试验机为恒载荷拉伸试验机。
目前已有关于恒载荷拉伸试验装置的专利,例如专利申请号为200910092652.1的发明专利和专利申请号为201510127403.7的发明专利等,这些设备的基本结构都是利用杠杆原理对试样施加恒定载荷,为记录试样开始加载到断裂的时间,有人发明了专利号为201410085235.5的恒载荷拉伸试验设备用的自动计时装置,但是还未有专利中提及到试样断裂后的自动远程报警装置,如进行腐蚀实验时,试样断裂后如长期在腐蚀液中浸泡,则会发生锈蚀,无法对断口进行观察,严重影响实验结果评价,因此,仅有实验时间记录装置还不能满足实验需求,还需要实验人员进行人工值守。恒载荷延迟断裂试验周期较长,在对不同工艺材料进行延迟断裂性能评价时需要进行大量实验,人工值守耗费人力物力。
综上所述,研制一种方便可靠的用于恒载荷拉伸试验的远程报警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恒载荷拉伸试验的自动远程报警装置,以实现对恒载荷拉伸试验进行自动监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恒载荷拉伸试验的自动远程报警装置,包括:探测传感器、砝码底座、砝码、杠杆臂、试样和报警器;
在所述杠杆臂的一端装夹所述试样,在所述杠杆臂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砝码,所述探测传感器设置在砝码底座上,所述探测传感器与所述报警器有线连接;
在实验开始时,所述杠杆臂处于水平位置,所述砝码位于所述砝码底座的上面,记录实验开始时间,在实验过程中,所述试样受到恒载荷拉伸实验设备加载的应力作用,所述试样被拉断,所述杠杆臂固定所述试样的一端上升,所述杠杆臂连接所述砝码的一端下降,所述砝码下落到所述砝码底座上,所述探测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砝码,所述探测传感器向所述报警器发送报警信号,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信息。
优选地,所述的装置还包括:腐蚀液皿和夹具,所述试样放置于所述腐蚀液皿中,所述腐蚀液皿固定在所述夹具上。
优选地,在所述报警器中存储用户手机的号码,所述报警器接收到报警信号后,向所述用户手机传输报警信息,提醒用户卸下试样,用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信息的时间减去试验开始时间作为实验经历时间。
优选地,所述报警器连接多个探测传感器,同时监测多台恒载荷拉伸实验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24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保型户外垃圾桶
- 下一篇:一种拌合楼能量回收用发电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