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老龄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及其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41039.1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19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梁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利尔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何凡 |
地址: | 610051 四川省成都市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老龄 垃圾 渗滤 处理 方法 及其 系统 | ||
1.一种中老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原水预处理:将垃圾渗滤液通过调节池收集后依次泵入至一段PH调整池和二段PH曝气调整池内进行调质处理,再将调质后的渗滤液进行絮凝处理,再将絮凝处理后的渗滤液进行气浮处理,同时,将气浮分离出的污泥进行压滤处理,并将气浮分离出的出水进行过滤处理;
步骤1中对渗滤液进行调质处理时,首先向一段PH调整池中加入盐酸并通过连续机械搅拌将PH调至5.0-6.0,反应时间为30min-60min;
当泵入至一段PH调整池内的渗滤液调质完成后,再将渗滤液流至二段PH曝气调整池,向二段PH曝气调整池内投加碱液并连续曝气搅拌将PH调至6.5-7.5,反应时间为30min-60min;
步骤2:双膜耦合净化处理:将所述过滤处理后得到的滤液分别定量泵入至纳滤装置内和反渗透装置内,分别通过纳滤装置和反渗透装置反应后,再将纳滤装置反应产生的纳滤膜透过液和反渗透装置反应产生的反渗透膜透过液混合,纳滤浓水和反渗透浓水混合;
步骤3:透过液生化处理:将纳滤膜透过液和反渗透膜透过液混合后的混合出水进行PH值调整及营养调配,再将PH值调整及营养调配后的出水进行生化处理;
步骤4:浓液微电解回灌厌氧处理:将纳滤浓水和反渗透浓水混合后的混合浓水加酸进行PH值调整,再将PH值调整后的出水进行微电解反应,再对微电解反应后的出水加碱对PH值进行回调,回调后的出水一部分回灌至垃圾填埋场,另一部分进行氧化处理,再将氧化处理后的出水进行絮凝处理,再进行气浮处理,之后将气浮出水回灌至垃圾填埋场进行厌氧生化处理,污泥进行压滤处理,压滤清液回灌至垃圾填埋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老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进行絮凝处理时,首先将调质好的渗滤液泵入至絮凝反应器内,并向絮凝反应器内投加Fe3+絮凝剂或Fe3+、Al3+的混合絮凝剂,同时控制絮凝剂用量将PH调至5.5-6.5,再进入第一助凝反应器内,并向第一助凝反应器内投加聚丙烯酰胺助凝形成大絮体,再将助凝后渗滤液流入气浮机内进行固液分离,再将气浮分离后的污泥通入至压滤机内压成泥饼,并将气浮分离后的出水泵入至过滤装置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老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将纳滤膜透过液和反渗透膜透过液混合后的混合出水流入三段PH调整池调质时,向该三段PH调整池内加NaOH并连续机械搅拌将出水PH调至7.5-8.5,再将调质好的出水流入至营养调配池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老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对渗透液进行营养调配时,通过向营养调配池内投加碳源及磷酸盐,且其投加碳源及磷酸盐的总量按照纳滤装置出水和反渗透装置出水的总氮混合浓度进行调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老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进行生化处理时,将调配好营养后的出水进行硝化和反硝化脱氮处理,再将出水流入MBR生化池处理后进行消毒处理,最后达标排放至排放水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老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将纳滤膜透过液和反渗透膜透过液混合后的混合浓水进行处理时,首先向四段PH调整池内投加盐酸并连续搅拌将出水PH调至3.5-4.5,再将出水流入至曝气微电解装置内,充分反应后将出水流入五段PH调整池内,并向五段PH调整池内投加NaOH并连续搅拌将出水PH调至6.5-7.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老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将五段PH调整池调质处理后的出水中的2%~5%的回灌至垃圾填埋场,另外95%~98%的出水经过曝气氧化池利用空气进行Fe2+的氧化处理,再将氧化后的出水泵入第二助凝反应器,并向第二助凝反应器内投加聚丙烯酰胺助凝,形成絮体后再进入第二气浮机进行固液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中老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水预处理单元、与所述原水预处理单元连接的双膜耦合净化处理单元 以及分别与所述双膜耦合净化处理单元连接的透过液生化处理单元和浓液微电解回罐厌氧处理单元;
所述原水预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调节池(1)、一段PH值调整池(2)、二段PH曝气调整池(3)、絮凝反应器(4)、第一助凝反应器(5)、第一气浮机(6)、第一压滤机(7)以及过滤装置(8);
所述双膜耦合净化处理单元包括与所述过滤装置分别连接的纳滤装置(9)和反渗透装置(10);
所述透过液生化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三段PH调整池(11)、营养调配池(12)、A/O池(13)、MBR生化池(14)以及消毒装置(15),且所述三段PH调整池(11)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纳滤装置(9)的透过液出水口和反渗透装置(10)的透过液出水口相连通;
所述浓液微电解回罐厌氧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四段PH调整池(16)、微电解装置(17)、五段PH调整池(18)、曝气氧化池(19)、第二助凝反应器(20)、第二气浮机(21)以及第二压滤机(22),且所述四段PH调整池(16)分别通过管道与纳滤装置(9)的浓水出口和反渗透装置(10)的浓水出口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利尔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利尔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103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标牌镀氮化钛工艺
- 下一篇:一种便于使用的铝制品生产用铸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