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电厂电缆发霉综合治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40893.6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77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朱斌;雷毅;刘韬;陈忻;惠兆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7/00 | 分类号: | B08B7/00;G01N3/40;G01N21/3563;H02G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吴芳 |
地址: | 2150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电厂 电缆 发霉 综合治理 方法 | ||
1.一种核电厂电缆发霉综合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检测电缆的发霉程度,并根据检测结果确定待治理的电缆;
S2、对待治理的电缆进行压痕模量测试,所述压痕模量由以下公式得到:
IM=(F1-F2)/(d1-d2)
其中,F1、F2为应力值,d1、d2为与F1、F2相对应的形变量;
S3、根据得到的压痕模量,计算所需干冰清洁设备的使用参数,使用参数包括清洁设备的送冰速度n、清洁设备的干冰喷射速度v和干冰喷射压力P,所述清洁设备的送冰速度n由以下公式得到:
n2=0.67IMρ1DS*10-4
其中,n为设备送冰速度,IM为步骤S2中压痕模量的测试结果,ρ1为干冰密度,D为干冰颗粒直径,S为电缆霉菌面积;
S4、根据得到的送冰速度n,计算所需干冰清洁设备的干冰喷射速度v,所述清洁设备的干冰喷射速度v由以下公式得到:
v=2.5IM*ρ2-1m-1
其中,IM为步骤S2中压痕模量的测试结果,m为热力学温度T下的二氧化碳运动粘度,ρ2为热力学温度T下二氧化碳密度;
S5、根据得到的干冰喷射速度v,计算所需干冰清洁设备的干冰喷射压力P,所述清洁设备的干冰喷射压力P由以下公式得到:
其中,P为干冰喷射压压力,n为步骤S3中的设备送冰速度,l为喷射管长度,g为重力加速度,v为步骤S4中的干冰喷射速度,d为喷射管嘴直径;
S6、根据得到的干冰清洁设备的使用参数对设备进行设置后,对待治理的电缆喷洒干冰进行清洁处理;
S7、对步骤S6中进行清洁处理后的电缆喷洒霉菌消毒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厂电缆发霉综合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冰喷射压力P的数值范围设置为0.2MPa-0.35MP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厂电缆发霉综合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通过压痕模量测试装置对待治理的电缆进行压痕模量测试,所述压痕模量测试装置为压力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厂电缆发霉综合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7后,还包括:
S8、放置霉菌缓释抑制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电厂电缆发霉综合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8后,还包括
S9、对电缆的发霉老化状态进行跟踪监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核电厂电缆发霉综合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9中,通过压痕模量测试装置或红外光谱对电缆的性能进行跟踪测试。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厂电缆发霉综合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步骤中,通过环境记录仪对已经产生电缆发霉和可能产生电缆发霉的区域均进行环境参数采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厂电缆发霉综合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7中,所述霉菌消毒剂为聚六亚甲基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089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优化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通信数据同步及处理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