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托运行李测量识别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239311.2 | 申请日: | 2019-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6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 发明(设计)人: | 王福文;宋洪庆;刘振;陈星泽;李超;李思霖;张斌;谢晴;史煜青;徐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民航成都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T7/50 | 分类号: | G06T7/50;G06T7/80;G06T7/62;G06T17/20;G06K17/00;G01B11/00;G01B11/02;G01B11/06 |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李颖 |
| 地址: | 611430 四川省成都市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托运 行李 测量 识别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托运行李测量识别方法及系统,属于行李识别测量系统领域,包括3D测量设备、主控单元和后台管理中心;所述3D测量设备进行标定和三维建模后对行李进行扫描,并将扫描得到的3D云点深度图和照片传送给主控单元;主控单元对接收到的3D云点深度图依次进行平面拟合、滤波和阈值化处理后,再进行识别判断,得到行李的状态信息,与照片一起发送给后台管理中心;后台管理中心接收主控单元的行李状态信息和照片,并下达行李扫描指令给主控单元;所述3D测量设备采用3D结构光与图像识别技术对行李进行扫描。本发明解决了现有行李测量识别系统存在测量行李的数据不全,误差大,不能识别出异形行李,从而对托运行李造成诸多不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行李识别测量系统领域,涉及托运行李测量识别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机场办理行李托运只有两种模式:一是人工值机柜台行李托运(以下简称为人工柜台),二是自助值机行李托运(以下简称自助托运)。
在人工柜台对行李进行测量识别一般为地服工作人员根据箱包规格进行目视估算检查或手工进行测量。这种人工测量识别模式效率低,是造成人工托运柜台拥堵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因这种人工测量识别模式存在较大的误差,因而容易造成超大、超规的行李从常规行李通道输送,引起卡包、行李阻塞或行李损坏等问题,从而影响旅客体验及航班准点率。
自助托运对行李的测量一般为使用传统的光栅2D测量或激光测量。光栅2D测量存在行李尺寸数据不全,误差大等问题,同样会造成超大、超规的行李从常规行李通道输送,引起卡包、行李阻塞等问题。且光栅2D测量或激光测量都不能识别行李的类型,也不能采集行李的实物照片,因此不能解决行李数量是多少、行李是否需要装盘、行李是否已装盘、是否为异型行李等诸多应用问题,对托运行李造成诸多不便。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托运行李测量识别方法及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托运行李测量识别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行李测量识别系统存在测量行李的数据不全,误差大,不能识别出异形行李,从而对托运行李造成诸多不便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托运行李测量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3D测量设备进行标定和三维建模后对行李进行扫描,得到行李的3D云点深度图和照片;
步骤2:对3D云点深度图依次进行平面拟合、滤波和阈值化处理,得到边界线,根据边界线计算出行李数据;
步骤3:对行李数据进行识别判断,得到行李状态信息;
步骤4:将行李的状态信息和照片发送给后台管理中心。
进一步地,所述3D测量设备进行标定和三维建模,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相机成像的几何模型,求解几何模型参数,即相机参数,完成3D测量设备中的相机标定;
根据相机坐标系对相机进行调整,原点位于相机的镜头光心处,x、y轴分别与相面的两边平行,z轴为镜头光轴,与像平面垂直;
将物体的众多点云绘制成网格,再将纹理,即使得物体表面呈现凹凸不平的沟纹映射到物体表面,形成三维模型,完成三维建模。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采用OpenCV方法对3D云点深度图进行平面拟合;
步骤2.2:采用中值滤波算法对步骤2.1得到的图像进行滤波去噪;
步骤2.3:利用图像像素点分布规律,设定阈值,采用自适应阈值化方法对去噪后的图像进行像素点分割,进而得到图像的二值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民航成都物流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民航成都物流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93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