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39233.6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6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真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1/00 | 分类号: | B60R1/00;B60R16/0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高培培;赵晶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显示装置 | ||
提供一种车辆用显示装置,具有:显示部,设置于车辆的侧窗玻璃,并且具有透光性且能够在所述侧窗玻璃的大致整个面上显示影像;划分部,设置于所述显示部中与车辆用座椅对应的位置;及切换部,对所述划分部的影像的显示状态和非显示状态进行切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17-090623号公报公开了一种显示部。该显示部包括投射影像光的影像源和设置于车辆的侧窗玻璃且使投射的影像光的一部分反射的光学片而构成。因此,能够在侧窗玻璃显示影像。
然而,根据车辆的行驶状态,为了提高乘客的舒适性而希望在侧窗玻璃的整个面显示影像。具体而言,可想到如自动驾驶时那样在驾驶者从驾驶中被解放出来的情况下,为了使也包括驾驶者在内的车内的多个乘客能一起享受影像而使影像显示于侧窗玻璃的整个面。然而,在正在显示影像时而需要确认车外的状况的情况下,视野可能会被显示的影像遮挡。因此,可以考虑在确认车外的状态的情况下使影像不显示,但是对于想要观看影像的其他的乘客来说,由于违反意图地不显示影像,因此舒适性可能会下降。因此,上述现有技术在这一点上存在改良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考虑到上述事实,目的在于得到一种能够根据状况而提供舒适的车室空间的车辆用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涉及的车辆用显示装置具有:显示部,设置于车辆的侧窗玻璃,并且具有透光性且能够在所述侧窗玻璃的大致整个面上显示影像;划分部,设置于所述显示部中的与车辆用座椅对应的位置;及切换部,对所述划分部的影像的显示状态和非显示状态进行切换。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案,车辆用显示装置的显示部设置于车辆的侧窗玻璃,并且在侧窗玻璃的大致整个面上能够显示影像。而且,显示部具有透光性,因此在影像不显示时,从车室内能够确认车外的状况。在该显示部,在与车辆用座椅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划分部,划分部通过切换部能够切换影像的显示状态与非显示状态。即,就座于车辆用座椅的乘客通过使该划分部为影像的非显示状态从而能够容易地确认车外的状况。而且,通过仅由划分部切换影像的显示状态与非显示状态,划分部以外的部位能够维持影像的显示状态,因此多个乘客中除想要确认车外的状况的乘客之外的乘客能够在显示部中的划分部以外的部位观看影像。
本发明的第二方案涉及的车辆用显示装置以第一方案为基础,在所述侧窗玻璃设置有固定窗用框体,该固定窗用框体由在大致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设置的分隔条和在车辆用车门的上部形成所述侧窗玻璃的车门框架形成,所述划分部设置在所述固定窗用框体的内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案,在内部设有划分部的固定窗用框体由分隔条和车门框架构成。即,在一般的侧窗玻璃中,设置有由固定窗用框体构成的固定窗(所谓的三角窗),由于将该固定窗设为划分部,因此能够沿用现有的构件而进行显示部的划分部与除此以外的部位的划分。
本发明的第三方案涉及的车辆用显示装置以第一或第二方案为基础,所述切换部根据就座于与所述划分部对应的所述车辆用座椅的乘客能够操作的操作部的操作来切换所述划分部的影像的显示状态和非显示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案,切换部根据操作部的操作能够对划分部的影像的显示和非显示进行切换。该操作部能够供就座于与划分部对应的车辆用座椅的乘客操作。因此,乘客通过对操作部进行操作而能够容易地确认车外的状况或享受显示部的影像。
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涉及的车辆用显示装置具有能够根据状况而提供舒适的车室空间这样优异的效果。
本发明的第二方案涉及的车辆用显示装置具有能够降低成本这样优异的效果。
本发明的第三方案涉及的车辆用显示装置具有能够提供更加反映了乘客的意图的舒适的车室空间这样优异的效果。
附图说明
将基于以下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92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