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除虎皮纹的注塑用聚丙烯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238594.9 | 申请日: | 2019-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42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 发明(设计)人: | 颜晓捷;张振威;李万庆;王绍杰;杨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23/14;C08L51/06;C08L23/08;C08K3/34;C08K5/134;C08K5/52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812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虎皮 注塑 聚丙烯 改性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除虎皮纹的注塑用聚丙烯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改性材料包括聚丙烯、聚烯烃弹性体、异氰酸酯基弹性体、滑石粉、抗氧剂和其他助剂。通过增加弹性体和滑石粉的结合力,进而将弹性体包覆滑石粉形成核壳结构,注塑加工过程中弹性体与滑石粉组成的核壳结构在模腔内随着聚丙烯熔体均匀流动,由于弹性体与滑石粉结合稳定,避免了弹性体受到聚丙烯熔体的不均匀剪切,进一步地弹性体颗粒在聚丙烯基体中保持均一形态,形成均匀的“海岛”形结构,从而在注塑过程中消除虎皮纹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丙烯改性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消除虎皮纹的注塑用聚丙烯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丙烯改性材料由于价廉易得、易于加工,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和生活用品等领域。但是聚丙烯改性材料在注塑制件时容易产生虎皮纹,严重影响产品的观赏性。
虎皮纹产生的原因是在聚丙烯注塑加工过程中,橡胶颗粒在模腔内受到聚丙烯熔体的不均匀剪切后造成橡胶颗粒尺寸横纵比不同导致的视觉差异。
专利CN201310366967通过修改模具的浇口并调整工艺制备消除虎皮纹的制件,但是该方法适用范围有限,不利于模具压力的传导,且更改模具费用高昂,风险大。
专利CN201610608271通过配方调整,引入丁苯抗冲透明树脂和表面修饰的有羟基的多孔二氧化硅的方式制备了消除虎皮纹聚丙烯材料,但是二氧化硅类球形填料对聚丙烯的增刚效果有限,制备的材料不能应用于保险杠、格栅等刚性要求较高的部件,且丁苯抗冲透明树脂与聚丙烯相容性有限,影响材料韧性。
随着现代生活对美学要求的不断提高,并从经济适用的角度出发,亟需开发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消除虎皮纹的注塑用聚丙烯改性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消除虎皮纹的注塑用聚丙烯改性材料。通过增加弹性体和滑石粉的结合力,将弹性体包覆滑石粉形成核壳结构,注塑加工过程中弹性体与滑石粉组成的核壳结构在模腔内随着聚丙烯熔体均匀流动,由于弹性体与滑石粉结合稳定,避免了弹性体受到聚丙烯熔体的不均匀剪切,弹性体颗粒在聚丙烯基体中保持均一形态,形成均匀的“海岛”形结构,从而在注塑过程中消除虎皮纹现象。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消除虎皮纹的注塑用聚丙烯改性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弹性体包裹滑石粉形成核壳结构的方式,从而制备一种消除虎皮纹的聚丙烯改性材料。该方法安全环保、步骤简单、效果可靠,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和商业价值。通过本方法制备的聚丙烯改性材料不仅可以消除注塑制件的虎皮纹,而且具有良好的加工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消除虎皮纹的注塑用聚丙烯改性材料,其原料包括:
所述wt%以聚丙烯改性材料的总重量为基准计。
进一步地,所述聚丙烯为均聚聚丙烯和高抗冲共聚聚丙烯的混合物,均聚聚丙烯和高抗冲共聚聚丙烯的混合质量比为5:95-95:5。其中均聚聚丙烯熔融指数在230℃/2.16kg条件下测试为60-150g/10min,优选70-140g/10min;高抗冲共聚聚丙烯熔融指数在230℃/2.16kg条件下测试为0.3-110g/10min,乙烯单体含量5-18wt%,优选7-15wt%,其余为丙烯单体。
进一步地,所述聚烯烃弹性体选自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和乙烯-辛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优选地,所述聚烯烃弹性体中的乙烯含量为5-70wt%,优选10-60wt%,熔指在190℃/2.16kg条件下测试为0.5-30g/10min,优选1.0-25g/10min。
进一步地,所述异氰酸酯基弹性体选自异氰酸酯改性的聚烯烃弹性体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异氰酸酯改性的聚烯烃弹性体包括异氰酸酯改性的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或乙烯-辛烯共聚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未经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85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