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移动站及无线通信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38510.1 | 申请日: | 2014-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03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太田好明;相川慎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通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36/00 | 分类号: | H04W36/00;H04W36/08;H04W36/38;H04W88/08;H04W92/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金玲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通信 系统 无线 基站 移动 控制 方法 | ||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移动站及无线通信控制方法。移动站具有:第1通信电路,在该移动站建立与无线基站之间的控制平面和与无线基站和其它无线基站双方之间的多个用户平面的情况下,利用其它无线基站提供的无线资源,与多个无线基站进行无线通信;及第1控制部,在移动站与其它无线基站之间的其它控制平面的控制消息被直接发送而维持控制平面的期间内,通过其它控制平面来控制移动站与其它无线基站之间的连接,无线基站具有:第2通信电路,在无线基站建立多个用户平面的情况下,利用无线资源与移动站进行无线通信;及第2控制部,在维持控制平面的期间内,控制其它无线基站与移动站之间的其它控制平面,控制移动站与其它无线基站之间的连接。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4年10月8日,申请号为201480082556.8,发明名称为“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移动站及无线通信控制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移动站及无线通信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3GPP LTE(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Radio Access NetworkLong Term Evolution: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无线接入网络长期演进)中,进行着关于除了宏小区之外灵活运用小小区来增大系统容量的技术的讨论。“小区”是根据无线基站所发送的无线电波的可到达范围(覆盖范围)而形成的无线区域的一例。位于小区内的移动站等的无线设备能够与形成该小区的无线基站进行无线通信。
小区可根据覆盖范围的大小而具备不同呼称。可以理解为覆盖范围的大小是根据无线基站的最大发送电力的差异而不同的。例如,上述的“宏小区”是覆盖范围比“小小区”大的小区。
在3GPP LTE-Advanced(LTE-A)中,对针对宏小区重叠地配置(也可称为“覆盖配置”)1个或多个小小区的形态的无线通信系统进行研究。这样的形态的无线通信系统(也可称为“无线网络”)也可称为“异质网络”。
在异质网络中,对移动站与宏小区及小小区这两者连接而进行通信的技术进行研究。另外,还对移动站与不同的两个小小区分别连接而进行通信的技术进行研究。这样,移动站与两个不同的小区分别连接而进行通信的形态有时还被称为二元连接(DualConnectivity:DC)。
在移动站与宏小区及小小区的这两者连接的二元连接中,包括传送路(也可称为“路径”)的设定、移交(HO)的控制等的层3的控制信息的控制平面的信号例如与形成宏小区的基站之间实现收发。另一方面,包括用户数据的数据平面的信号例如与形成宏小区的基站及形成小小区的基站这两者之间实现收发。
控制平面也可称为控制平面(C平面)或SRB(Signaling Radio Bearer:信令无线承载)等。另外,数据平面也可称为用户平面(U平面)或DRB(Data Radio Bearer:数据无线承载)等。
连接控制平面的基站也可称为“主要基站”。与主要基站协调地进行通信并连接数据平面的基站也可称为“次要基站”。
主要基站及次要基站也可分别称为“锚基站”及“辅助基站”、或“主基站”及“从基站”。此外,在LTE-A的最新动向中,使用“主基站”及“次要基站”的呼称。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S36.300 V12.0.0(2013-12)
非专利文献2:3GPP TS36.211 V12.0.0(2013-12)
非专利文献3:3GPP TS36.212 V12.0.0(2013-12)
非专利文献4:3GPP TS36.213 V12.0.0(2013-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通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富士通互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85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监测根系提水量的装置及其监测方法
- 下一篇:蓄热式热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