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熔型3D打印用FDM线材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238473.4 | 申请日: | 2019-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1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 发明(设计)人: | 金瓯;周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育昌(肇庆)智能科技研究有限公司;利事丰(肇庆)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64/118 | 分类号: | B29C64/118;B29C64/112;B33Y70/10 |
| 代理公司: | 佛山粤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3 | 代理人: | 张敏 |
| 地址: | 526000 广东省肇庆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 fdm 线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熔型3D打印用FDM线材,包括成型层和置于所述成型层内部的加热层,所述加热层沿所述成型层长度方向设置,并且伸出所述成型层的一端,所述加热层包括两导电线,两所述导电线的一对应端头相抵接,形成抵接区域,并沿该端头分离,形成分离区域,另一对应端头伸出所述成型层,形成接头区域。本发明的3D打印用FDM线材无需借助热熔喷头加热熔化,通过导电发热自熔,简化了3D打印设备,节约了3D打印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熔型3D打印用FDM线材。
背景技术
3D打印是一种累积制造技术,即快速成形技术,它是一种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特殊蜡材、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打印一层层的粘合材料来制造三维的物体。目前3D打印技术采用最多的打印工艺为FDM工艺,即熔融沉积制造工艺,其耗材一般是热塑性材料,如蜡、ABS、尼龙等,以丝状或棒状的线材供料,3D打印时需要配备高温喷头,材料在喷头内被加热熔化,喷头沿零件截面轮廓和填充轨迹运动的同时将熔化的材料挤出,材料迅速凝固,并与周围的材料凝结。传统的FDM工艺需要另设打印喷头进行加热,费时费力,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地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自熔型3D打印用FDM线材,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熔型3D打印用FDM线材,包括成型层和置于所述成型层内部的加热层,所述加热层沿所述成型层长度方向设置,并且伸出所述成型层的一端,所述加热层包括两导电线,两所述导电线的一对应端头相抵接,形成抵接区域,并沿该端头分离,形成分离区域,另一对应端头伸出所述成型层,形成接头区域,所述成型层的外侧设置有若干环形槽。
优选地,若干所述环形槽沿所述成型层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
优选地,所述成型层的横截面为圆形或近圆形。
优选地,所述成型层的横截面为长方形。
优选地,所述成型层的材质为热塑性塑料。
优选地,所述导电线的材质为焊锡。
优选地,所述导电线为导电颗粒线性排布于所述成型层内。
优选地,所述导电颗粒为银、铝混合颗粒。
优选地,所述成型层的材质为聚己内酯。
优选地,所述成型层的材质为聚乳酸。
优选地,所述加热层还包括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包覆于所述导电线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3D打印用FDM线材无需借助热熔喷头加热熔化,通过导电发热自熔,简化了3D打印设备,节约了3D打印成本。
(2)本发明通过在成型层外侧设置环形槽,将成型层分割为若干熔化区域,减小各熔化区域之间的连接截面积,方便上一熔化区域与下一熔化区域分离,提高对打印量的控制,提高打印精度。
(3)本发明优选采用长方形横截面的成型层,即本发明的3D打印用FDM线材优选形状为长方体,熔融状态时,线材沿其侧面倾斜倒下,贴合面积更大,贴合缝隙更小。
(4)本发明的导电线可以采用金属丝线,也可以采用导电颗粒压制而成,优选采用导电颗粒,确保加热层与成型层同时熔化与3D打印用FDM线材本体分离。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育昌(肇庆)智能科技研究有限公司;利事丰(肇庆)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育昌(肇庆)智能科技研究有限公司;利事丰(肇庆)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84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