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定废物资源回收装置及其回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38179.3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7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建辉 |
主分类号: | B02C18/14 | 分类号: | B02C18/14;B02C18/24;B30B9/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6001 河北省邯郸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废物 资源 回收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定废物资源回收装置及其回收方法,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底壁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回收箱和第二回收箱;通过对废物进行粉碎后,干的粉碎物进入到第一回收箱内,湿的废物进入到第二回收箱内,通过第二电机通过第二皮带轮带动两个第一皮带轮转动,由第一皮带轮、转杆、第三轴承和固定板的配合,使液压缸通过支撑板和连杆带动压板移动到回收箱的上部,通过液压缸带动支撑板和连杆向下移动,对第一回收箱和第二回收箱内的废物压实,第二回收箱内压实的废液通过格栅流入第二回收箱的底部,打开箱体两侧的箱门,可分别将第一回收箱和第二回收箱取出,减少了废物的体积,使运输时能够运输更多的废物,从而降低了运输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固定废物资源回收装置及其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固体废物分类有多种:按来源分为矿业废物、工业废物、城市垃圾、农业废物和放射性废物等;按形状分为固体的(颗粒状废物、粉状废物、块状废物)和泥状的(污泥);按化学性质分为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按危害程度分为有害废物和一般废物,对固体废物的处理,通常使用大型破碎装置对废物进行破碎处理,现有的废物回收装置,在废物粉碎后较为散乱,由于体积不能固定,在运输时占用空间大,增加了运输的成本,为此,提出一种固定废物资源回收装置及其回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废物资源回收装置及其回收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固定废物资源回收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底壁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回收箱和第二回收箱,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贯穿于箱体的底部,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箱体内部底壁两侧分别焊接有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的顶部内壁均嵌入有第三轴承,两个所述第三轴承的内圈均焊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与第二皮带轮相连接,所述转杆的顶部一端螺丝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螺丝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一侧焊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底部一侧螺丝连接有压板,所述第二回收箱的内侧壁焊接有板体。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部顶壁焊接有两个挡板,两个所述挡板的内部贯穿有转轴,所述箱体的内壁两侧均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焊接于箱体的内壁两侧,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焊接于两个第二轴承的内圈,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焊接于转轴的一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转轴位于挡板与箱体的两侧内部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粉碎轴,所述挡板的一侧与箱体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两个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第一粉碎轴的两端,所述第一粉碎轴与第二粉碎轴的外侧壁焊接有等距分布的粉碎刀。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回收箱上部压板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等距排列的压块。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板体的内部螺丝连接有等距排列的格栅,所述第二回收箱的一侧连通有管体。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箱体的顶部两侧开设有两个进料口,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外侧均设置有壳体,所述箱体位于第一回收箱和第二回收箱的两侧铰接有箱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一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电源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第一电机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电源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第二电机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的电源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第一液压缸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
一种固定废物资源的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干、湿两种不同固定废物分别从箱体左侧和右侧的进料口投入,通过第一开关启动第一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两侧的第二粉碎轴和粉碎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建辉,未经李建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81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酶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3D打印基板切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