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酶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37950.5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1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任达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鹤山市东古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9/18 | 分类号: | C12N9/18;C12N9/24;C12N9/80;C12N9/16;C12N9/04;A61K36/48;A61K1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73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酶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复合酶包括:按照重量份计,果胶酶5‑15份,葡萄糖糖苷酶5‑15份,甘油2‑8份和水15‑20份,该复合酶还包括植酸酶2‑6份,乳酸脱氢酶1‑4份。本发明提供的复合酶能够显著提高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率,使异黄酮含量明显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酶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大豆异黄酮是一种植物化学素,属植物黄酮类,主要来源于豆科植物的荚豆类,大豆中的含量较高,为0.1%-0.5%。主要是指3-苯并吡喃酮为母核的化合物,大豆中天然存在的大豆异黄酮总共有12种,可以分为3类,即黄豆苷类、染料木苷类、黄豆黄素苷类。每类以游离型、葡萄糖苷型、乙酰基葡萄糖苷型、丙二酰基葡萄糖苷型等4种形式存在。游离型的苷元占总量的2%-3%,包括染料木黄酮、黄豆苷元和黄豆黄素。结合型的糖苷占总量的97%-98%,主要以染料木苷和黄豆苷及丙二酰染料木苷和丙二酰黄豆苷形式存在,约占总量的95%。种植环境、加工方法、遗传因素等对大豆异黄酮的含量和成分有一定影响,表现为不同大豆品种中异黄酮总量及各组分比例的差异。预防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长期摄食大豆制品的人群能延缓动脉硬化发生,减少血总胆固醇浓度,降低心脏病发病率。大豆异黄酮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机制是多元化的,较成熟的机制有抗氧化作用、受体调节、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抗血栓生成作用等。大豆异黄酮可抑制酪氨酸激酶而降低血小板内酪氨酸蛋白磷酸化,导致血小板活性降低,使其在血管壁上沉积和聚集减少,防止全身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的血栓形成。大豆异黄酮显著抑制大鼠高脂饲料所致的血浆三酰甘油水平升高,而且对进食高脂饲料引起的体内过氧化物水平升高具有显著拮抗作用。主要表现在降低肝脏及心肌中的自由基水平,升高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肝脏及心肌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减少血清及肝脏、心肌和主动脉中的总抗氧化产物含量。防治妇女骨质疏松人们正在寻找一种新的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大豆异黄酮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物质,具有雌激素作用,而没有使用雌激素的副作用。对于雌激素水平低者,大豆异黄酮表现为弱雌激素作用,与成骨细胞内的雌激素受体结合,加强成骨细胞的活性,促进骨基质的产生、分泌和骨矿化过程,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研究结果表明,人体摄入较高及剂量的大豆异黄酮的大豆蛋白,可体高受试者腰椎骨的骨密度。 大豆异黄酮与糖尿病:胰岛β细胞内抗氧化酶的水平不仅影响这些细胞的抗自由基损伤的能力,而且与胰岛素的释放有关。有文献报道用大豆异黄酮对糖尿病进行干预时,发现它可抑制小肠对糖的吸收,更好地调整体内糖代谢平衡,G、D与D的细菌代谢产物雌马酚,在体外能预防人的由糖诱导的低密度脂蛋白脂质过氧化反应。大豆异黄酮在体外能抑制兔小肠粘膜对糖的吸收。另外,大豆异黄酮具有较弱的雌激素样作用对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紊乱也有一定的调节功能。 大豆异黄酮与肾病:近年来发现大豆异黄酮对肾病病人的肾功能呈现出一种有益的影响,这种效果与传统上肾病忌食豆制品有一定的冲突,较难解释。很多肾病如肾病综合征可以并发高脂血症,最常见的解释是低白蛋白血症刺激肝脏载脂B代偿性合成增加,继而产生过多LDL,引起高脂血症。许多年前就有肾毒性学说,即血脂增高会促进肾小球病变进行性加重,这一点已得到证实。因此,降低血脂以保护肾功能,是肾病治疗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大豆异黄酮降血脂作用可以保护肾脏功能。还有报道大豆异黄酮在体外表现出利尿剂的生物活性,可以抑制Na+K+2Cl-跨膜转运,保证有足够的血流量,有利尿作用,对于离体的肾脏能松弛肾血管。因此,大豆异黄酮又可以防治肾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鹤山市东古调味食品有限公司,未经鹤山市东古调味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79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