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考虑提升量的生态流量确定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236748.0 申请日: 2019-12-05
公开(公告)号: CN111079085B 公开(公告)日: 2023-03-24
发明(设计)人: 罗军刚;刘丹丹;解建仓;魏娜;李少轩;侯杰;高爽 申请(专利权)人: 西安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G06F17/18 分类号: G06F17/18;G06Q50/26
代理公司: 西安鼎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63 代理人: 李振瑞
地址: 710048 陕西省西***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考虑 提升 生态 流量 确定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考虑提升量的生态流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收集计算生态流量所需的相关数据;

步骤2:从收集的相关数据中确定生态基流,确定方法包括改进蒙大拿法、年内展布法和最小月平均流量法;

步骤3:对所述改进蒙大拿法、年内展布法和最小月平均流量法三种方法分别确定的生态基流M1、M2和M3进行比较分析,选取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作为生态基流的上限Qmax和下限Qmin,初步确定生态基流的区间[Qmin,Qmax],将区间的下限Qmin初步确定为生态基流,见式(1)、(2);

Qmin=min{M1,M2,M3} (1)

Qmax=max{M1,M2,M3} (2)

步骤4:对所述步骤3的生态基流的下限Qmin进行验证;

若初步确定的下限Qmin大于规定值,则下限Qmin为生态基流的下限值;否则将规定值作为生态基流的下限值;

步骤5:在所述生态基流的基础上计算河段3个服务对象需水量,3个服务包括景观湿地需水Wl、输沙需水Ws和稀释自净需水Wc

步骤6:对比分析所述步骤5计算的三个服务对象的需水量,确定提升量S;提升量是一个区间,因此找出最小值和最大值确定区间的提升量下限Smin和提升量上限Smax,为体现年内变化,提升量区间按月份分别确定;

Smin=min{Wl,Ws,Wc} (3)

Smax=max{Wl,Ws,Wc} (4)

步骤7:将所述生态基流和提升量S结合起来综合确定生态流量,将步骤4验证过后的生态基流作为考核的最低标准,也就是提升量的下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提升量的生态流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收集的相关数据包括河段含沙量、输沙量、换水周期、多年平均蓄水量、污染物浓度、目标水质浓度和长系列历史流量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提升量的生态流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改进蒙大拿法是在蒙大拿法的基础上考虑典型年的选取及分期百分比的确定,典型年的选取根据计算不同季节模数最接近1.0的年份,分期是将一年分为一般用水期和鱼类产卵育幼期,分别取典型年平均流量的10%和30%作为生态基流;

年内展布法是用多年月均径流量乘以同期均值比得到一年的生态基流过程,同期均值比是根据多年年均径流量与年内各月最小月均径流量的年均值这两个典型的水文特征变量进行确定与量化的,具体见式(5)-(10);

qmin(i)=min(qij) (8)

式中:为第i个月的多年月均径流量,为多年年均径流量,qij为第j年第i个月的月均径流量,qmin(i)为第i个月的多年最小月均径流量,为最小年均径流量,n为统计年数,η为同期均值比,Qi为各月的生态基流;

最小月平均流量法是将最小月平均流量的多年平均值作为河道的生态基流,具体见式(11);

式中:Qij为第i个月第j天的平均流量,Qm为第m个月的生态基流,n为统计年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提升量的生态流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景观湿地需水Wl、输沙需水Ws和稀释自净需水Wc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景观湿地需水:指为维持景观或者湿地生态和环境功能所要消耗和补充的水量,采用换水周期法进行计算,具体见式(12);

式中:T为换水周期,w”为多年平均蓄水量,Q为景观湿地需水流量;

(2)输沙需水:河流输沙需水量是指为了维持河床冲刷与淤积的动态平衡,必须在河道内保持一定的水量,该水量与水流含沙量直接相关,且随着产沙量、含沙量等的年内分配而动态变化,计算公式见式(13)-(15);

w'=ηα*ww (13)

ww=w-wss (14)

η=s-s (15)

式中:W′为输沙需水量,η′为输沙效率,α为指数,Ww为净水量;W为径流量,Ws为输沙量,γs为泥沙容重,通常取2.65t/m3;S为进入河段的含沙量,S为流出河段的含沙量;当η′1时,河段处于冲刷状态,进口站含沙量小于出口站含沙量,此时,α=1;当η′=1时,河段淤积或冲淤平衡,进口站含沙量大于或等于出口站含沙量,此时,α=0;

(3)稀释自净需水:指在加强污染源防治的前提下,使河流水体达到水功能区划确定的水质目标所要求的最小水量;采用混合模型与衰减模型对河段稀释自净需水量进行模拟;在河段i处,上断面为Ai-1,下断面为Ai,河段长为Li,假设在河段内共有多个排污口及支流的污染物汇入,为便于计算,记做断面B,具体见式(16);

式中:Wci为稀释自净需水量,Ci-1为Ai-1处的污染物浓度,si为B点处汇入的污染物浓度,qi为B点处的汇入流量,Csi为Ai段面处的目标水质浓度,Li为河段长、ui为河段i处的流速,xi为断面B到断面Ai-1的距离,Qi-1为Ai-1处的流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674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