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动力变速器双电机及轴系布置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36562.5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8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裴;罗会兵;唐祥华;王军民;赵诗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8/12 | 分类号: | F16H48/12;F16H48/38;F16H57/023;F16H57/021 |
代理公司: | 50210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徐永谦 |
地址: | 40277***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间传动机构 传动单元 啮合 中间齿轮 齿轮 电机 差速传动 电机单元 输入机构 轴系 混合动力变速器 变速器 布置结构 齿轮传递 传动效率 机电单元 电机轴 固定的 双电机 中间轴 输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变速器双电机及轴系布置结构,包括括P3电机单元、第一传动单元、第二传动单元以及差速传动单元,P3电机单元与第一传动单元啮合,第一传动单元包括第一中间齿轮以及与第一中间齿轮固定的第一中间轴,第二传动单元包括输入机构以及中间传动机构,中间传动机构与输入机构啮合,中间传动机构还与差速传动单元啮合,还包括电机介入齿轮,该电机介入齿轮固定在中间传动机构上,电机介入齿轮与第一中间齿轮啮合,使P3机电单元输出的动力通过第一中间齿轮和电机介入齿轮传递到中间传动机构。本发明的结构在P3电机轴向尺寸较大时使得轴系分布合理,并减少电机介入齿轮副,提高变速器的传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动力变速器双电机及轴系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高速发展,汽车的市场保有量在近几天飞速增长,传统燃油汽车以消耗不可再生能源(石油)提供动力,不但对能源消耗提出了巨大挑战,而且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也受到了巨大威胁。在这种双重压力环境下,国家对汽车排放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大车企都积极投入到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工作,混合动力汽车恰好成为传统燃油汽车过渡新能源汽车的“先锋者”。
由于汽车动力机舱空间有限,混动系统动力布置对于汽车工程师们来说,一直都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电机的介入基本都是采用插入中间齿轮,实现动力传递。图1为现有某变速器的轴系和电机布置结构,其包括P3电机单元、第一传动单元、第二传动单元以及差速传动单元,下面对每部分的结构进行说明:
P3电机单元的结构为:P3电机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齿轮2。
第一传动单元包括第一中间传动机构、电机过渡传动机构、第二中间传动机构。第一中间传动机构的结构为:第一中间齿轮3与第一中间轴4固定,第一中间齿轮3与第一齿轮2啮合,第一中间轴4的两端与第一轴承5连接。
电机过渡传动机构的结构为:第一电机过渡齿轮6与第一过渡轴8固定,第一电机过渡齿轮6与第一中间齿轮3啮合,第二电机过渡齿轮7固定在第一过渡轴8上,第一过渡轴8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轴承9连接。
第二中间传动机构的结构为:电机介入齿轮11安装在第二中间轴10上,电机介入齿轮11与第二电机过渡齿轮7啮合,第二中间轴10的两端分别与第三轴承16连接,第二中间轴10上还设有第一同步器13、第二中间五档齿轮12、第一倒档齿轮14、第一中间常啮合齿轮15,第二中间五档齿轮12与第一同步器13配合且空套在第二中间轴10上,第一倒档齿轮14与第一同步器13配合且空套在第二中间轴10上,第一中间常啮合齿轮15与第二中间轴10固定连接。
第二传动单元包括输入传动机构、第三中间传动机构。输入传动机构的结构为:输入轴17上固定有输入四档齿轮18、输入三档齿轮19、输入五档齿轮20、输入二档齿轮21、输入一档齿轮22,输入轴17的两端分别与第四轴承23连接。输入五档齿轮20与第二中间五档齿轮12啮合,第一倒档齿轮14与输入一档齿轮22啮合。
第三中间传动机构的结构为:第三中间轴24上设有第三中间四档齿轮25、第二同步器26、第三中间三档齿轮27、第三中间二档齿轮28、第三同步器29、第三中间一档齿轮30、第二中间常啮合齿轮31,第三中间轴24的两端与别与第五轴承32连接,第三中间四档齿轮25与第二同步器26配合且空套在第三中间轴24上,第三中间四档齿轮25与输入四档齿轮18啮合;第三中间三档齿轮27与第二同步器26配合且空套在第三中间轴24上,第三中间三档齿轮27与输入三档齿轮19啮合;第三中间二档齿轮28与第三同步器29配合且空套在第三中间轴24上,第三中间二档齿轮28与输入二档齿轮21啮合;第三中间一档齿轮30与第三同步器29配合且空套在第三中间轴24上,第三中间一档齿轮30与输入一档齿轮22啮合。第二中间常啮合齿轮31与第三中间轴24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65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HMT构造
- 下一篇:一种高性能刚柔耦合减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