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VC-U内螺旋消音管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235596.2 | 申请日: | 2019-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0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 发明(设计)人: | 代营伟;李锦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联塑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9/02;C08L23/16;C08L3/02;C08L33/08;C08L75/04;C08K13/04;C08K7/06;C08K7/00;C08K3/08;C08K3/04;C08K5/098;C08K7/24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苏晶晶 |
| 地址: | 4667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vc 螺旋 消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PVC-U内螺旋消音管,其特征在于,由如下质量份数的材料制备得到:PVC粉100份、纳米粒子增韧丁腈橡胶16~30份、消音材料14~29份、吸能材料13~25份、硬脂酸锌2~6份和硬脂酸钙3~7份,
其中,纳米粒子增韧丁腈橡胶由铜纳米线、纳米铜粉、丁腈橡胶粉、炭黑和碳纤维反应制得;
消音材料由微孔三元乙丙橡胶粉、闭孔三元乙丙橡胶粉、介孔二氧化钛和竹炭海绵反应制得;
吸能材料由淀粉胶体、五氯酚、竹炭海绵、丙烯酸丁酯和光引发剂反应制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PVC-U内螺旋消音管,其特征在于,由如下质量份数的材料制备得到:PVC粉100份、纳米粒子增韧丁腈橡胶16~27.6份、消音材料14~27.3份、吸能材料13~22.3份、硬脂酸锌2~5.1份和硬脂酸钙3~6.2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PVC-U内螺旋消音管,其特征在于,由如下质量份数的材料制备得到:PVC粉100份、纳米粒子增韧丁腈橡胶19.8~27.6份、消音材料17.6~27.3份、吸能材料16.8~22.3份、硬脂酸锌3.4~5.1份和硬脂酸钙5.6~6.2份。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PVC-U内螺旋消音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粒子增韧丁腈橡胶由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制备得到:铜纳米线10份、纳米铜粉8~14份、丁腈橡胶粉90~110份、炭黑8~13份和碳纤维7~16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PVC-U内螺旋消音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粒子增韧丁腈橡胶的制备方法如下:将铜纳米线、纳米铜粉、丁腈橡胶粉、炭黑和碳纤维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混合速度为400r/min,混合温度为30℃混合20min,将产物转移至球磨机中,筒体转速为25r/min,球磨温度为20℃球磨0.5~2h,即得到纳米粒子增韧丁腈橡胶。
6.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PVC-U内螺旋消音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材料由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制备得到:微孔三元乙丙橡胶粉50份、闭孔三元乙丙橡胶粉26~35份、介孔二氧化钛12~21份和竹炭海绵8~15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PVC-U内螺旋消音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将微孔三元乙丙橡胶粉、闭孔三元乙丙橡胶粉、介孔二氧化钛和竹炭海绵添加至球磨机中,筒体转度为15r/min,球磨温度为20℃球磨1h,将筒体转速调整为27r/min,球磨温度为25℃球磨1~3h,得到消音材料。
8.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PVC-U内螺旋消音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材料由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制备得到:淀粉胶体50份、五氯酚0.1~0.5份、竹炭海绵26~37份、丙烯酸丁酯22~38份和光引发剂0.1~0.5份。
9.如权利要求9所述PVC-U内螺旋消音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将淀粉胶体、五氯酚和竹炭海绵的混合物进行水热反应,水热反应温度55~80℃,反应时间1~3h,物料经过滤,将丙烯酸丁酯和光引发剂混合物喷洒至物料表面,产物经1000~3000W高压汞灯光照2~8s,破碎,得到吸能材料。
10.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PVC-U内螺旋消音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PVC粉、纳米粒子增韧丁腈橡胶、消音材料、吸能材料、硬脂酸锌和硬脂酸钙充分混合,混合速度为600r/min,混合温度为30℃,混合时间25min,将产物转移至挤出机中,用挤出机在温度170~190℃挤出成型,即得到PVC-U内螺旋消音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联塑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南联塑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559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