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YTHON通用APP软件自动化测试框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35342.0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8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毛杨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紫光云(南京)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江浦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ython 通用 app 软件 自动化 测试 框架 系统 | ||
1.一种PYTHON通用APP软件自动化测试框架系统,包括脚本维护模块、脚本生成模块、脚本执行模块、结果验证模块和报告生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本维护模块用于当版本迭代或者需要更新时,修改测试用例数据库中的相关字段,所述脚本生成模块采用unittest框架+HtmlTestRunner输出报告,可以自动化生成测试脚本,并且提供接口自动化模块或者ui自动化模块两种自动化测试方式,所述脚本执行模块执行一种或同时执行自动化测试方式,所述结果验证模块用于验证模两种自动化测试的结果,所述报告生成模块用于将报告生成并发送到展示服务器,便于开发、测试、管理人员在线浏览测试结果,及时发现问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YTHON通用APP软件自动化测试框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编写测试模板包括选择自动化测试方式(接口自动化模块或者ui自动化模块):通过python中的Template库,可以根据数据库中的模板编号读取测试模板文件,按照模板文件格式,批量生成测试脚本,再编写模板文件的时候,可选择调用接口自动化模块或者ui自动化模块,或者两者都使用;
S2、在数据库中录入用例相关数据(接口自动化模块需要录入接口各项信息,ui自动化模块需要录入每一步的步骤放在列表中):在mysql数据库中建立用例库,用例库中需要测试的表以test开头,新建表时,将接口自动化模块所需的接口信息、ui自动化模块所需的流程步骤以及生成脚本所要使用的模板编号录入;
S3、在公共模块中录入环境信息(包括数据库信息,环境信息,app包名、设备名等):通过连接手机或者模拟器后,根据命令获取设备名、app包等,录入到公共模块;
S4、开始测试(生成测试报告发送到展示服务器,访问可见详细报告包括通过率、错误率、正确率、概览、详情,有截图的用例可以查看截图,并且提供下载所有截图以及操作日志的功能):测试过程展开分为两种;一种为ui自动化模块,另一种为接口自动化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YTHON通用APP软件自动化测试框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i自动化模块使用python中的UiAutomator自动化框架实现页面元素抓取,点击、输入文本、截图等功能,所述截图模块包括截图、图片处理、图片上传、图片打包等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YTHON通用APP软件自动化测试框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自动化模块使用python中的requests库来发送接口请求,且接口自动化模块的功能还包括:
(1)、获取验证码功能,app验证过程中,会需要手机短信验证码,通过在手机上的Tasker软件编写脚本,获取短信实时验证码将其发送到服务器上,并获取内容;
(2)、参数加解密功能,若接口参数被加密,则需要加解密模块对参数处理后发送或者获取,实现方式采用python中的Crypto库;
(4)、截图功能,通过python-selenium中的webdriver将接口页面渲染,可采用手机模式渲染,以便于与ui模块获得的截图比较;
(5)、页面检查模块,将渲染后的页面通过bs4中的BeautifulSoup获取页面信息,并可验证信息的正确性,并将检测结果返回用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YTHON通用APP软件自动化测试框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i自动化模块包括以下工作流程:(1)、获取流程步骤;(2)、执行流程步骤;(3)、通过获取页面元素并进行比较,判断测试是否通过,当测试通过后,自动进入到下一步,当测试未通过时,自动返回到第一步;(4)、截图并返回测试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YTHON通用APP软件自动化测试框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自动化模块包括以下工作流程:(1)、获取接口信息;(2)、发送接口请求并获得返回值;(3)、通过返回值与准确值对比,判断测试是否通过,当测试通过后,自动进入到下一步,当测试未通过时,自动返回到第一步;(4)、截图并返回测试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紫光云(南京)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紫光云(南京)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534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