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状液晶调光单元、光圈结构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34705.9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8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范继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剑鸣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2F1/133;G02F1/1335;G03B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王志 |
地址: | 中国香港新界大埔***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状 液晶 调光 单元 光圈 结构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状液晶调光单元,其包括均呈环状的且依次层叠的第一偏光片、第一导电膜层、液晶层、第二导电膜层、玻璃层及第二偏光片,所依次层叠并形成同心的环状结构,第一导电膜层呈透光且导电的结构,第一导电膜层电性连接一第一导线,第二导电膜层呈透光且导电的结构,第二导电膜层电性连接一第二导线,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接通电源时,使得液晶层处于第一、二导电膜层所形成的电场中,从而使得本发明呈现透光性,断开电源时透光性消失,借此可进行通光量的调节;另,本发明还公开了具有该调光单元的光圈结构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器件,尤其涉及一种可对光线进行透光性可逆调节的调光单元。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的调光器件都是在玻璃表面上镀膜所制得,根据不同的反光和透光需求,可以采用不同材质的膜使光线中某段波长的光可以被玻璃窗反射或透射,从而实现对光线的透射和反射的目的;这种镀膜玻璃一旦在结构形成之后,其光学的透光性能就无法进行可逆的调节,无法从透光性调节成不透光性,或者无法从不透光性调节成透光性,在使用玻璃的场合很多时候是需要进行透光和不透光的选择需求的,如果都固定在一种光线性能上就没必要使用镀膜玻璃,如仅需要透光的场合,直接使用普通玻璃即可永久的实现透光;又如仅需要不透光的场合,直接使用不透光材质的板材即可永久的实现不透光;因此,现有的上述镀膜玻璃由于无法对光线透光性的可逆调节,因此其使用范围受到极大的限制;另,现有的镀膜玻璃所采用的反光材料大多是基于金属和金属氧化物掺杂的离子晶体,构成这种玻璃的反光材料容易干扰导航和通信系统,这个缺点使得镀膜玻璃难以用于电子设备中,也难以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普及与广泛应用。
另,现有的用于捕捉影像的摄影摄像器材中用于调节通光量的光圈结构,大都采用机械式的光圈结构,这些机械式的光圈结构主要分为虹膜式光圈和猫眼式光圈;如图1a-1d给出了具有不同透光面积(即,不同通光量,亦不同透光孔)的同一个虹膜式光圈1`的状态结构示意图,虹膜式光圈1`由多个相互重叠的弧形光圈叶片组成的,光圈叶片数目越多,虹膜式光圈1`的透光孔越近圆形,通过光圈叶片的离合来改变中心所形成的透光孔的大小(即透光面积),并且多叶片设计可以提供更加接近圆形的透光孔,该结构目前用于绝大多数摄影摄像器材中;相对于虹膜式光圈1`而言,猫眼式光圈(图中未示)的结构相对要简单多了,猫眼式光圈由一片中心有椭圆形或菱形孔的金属薄片平分为二够成,将两片有半椭圆形或半菱形孔的金属薄片对排,相对移动便可形成猫眼式光圈,其主要应用于一些简易的摄影摄像器材中。现有的机械式光圈结构设计相对较为复杂,申请人通过长期的科学调研和社会实践,研发了一种非机械式的光圈结构,可完全的替代现有的机械式光圈结构。
因此,亟需一种结构新型且还能实现对光线进行透光性可逆调节的调光结构及一种非机械式的光圈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新型且还能实现对光线进行透光性可逆调节的环状液晶调光单元。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圈结构,该光圈结构采用非机械式原理进行通光量的调节,该光圈结构由可进行光线透光性可逆调节的多个独立的环状液晶调光单元组成,通过改变环状液晶调光单元的透光性来实现光圈结构的通光量调节。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的光圈结构采用非机械式原理进行通光量的调节,借此可根据需求拍摄不同景深的影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状液晶调光单元,该环状液晶调光单元包括均呈环状的第一偏光片、第一导电膜层、液晶层、第二导电膜层、玻璃层及第二偏光片,第一偏光片、第一导电膜层、液晶层、第二导电膜层、玻璃层及第二偏光片依次层叠并形成同心的环状结构,第一导电膜层呈透光且导电的结构,第一导电膜层电性连接一第一导线,第二导电膜层呈透光且导电的结构,第二导电膜层电性连接一第二导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剑鸣,未经黄剑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47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