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造LED透明显示屏的方法及显示屏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232873.4 | 申请日: | 2019-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87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 发明(设计)人: | 陈剑卿;赖金洪;周佩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创瑾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F9/33 | 分类号: | G09F9/33;G09G3/3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赵琴娜 |
| 地址: | 410600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经济***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造 led 透明 显示屏 方法 | ||
一种制造LED透明显示屏的方法,包括:涂覆透明导电层于透明基板上;使用掩模板在透明导电层上进行真空溅镀形成焊盘;在透明导电层上蚀刻出驱动电极,驱动电极的一端与焊盘连接;在焊盘上用印刷方式涂覆锡膏;通过锡膏将LED器件固定于焊盘上;将驱动电极的另一端压接到驱动电路板;用透明非导电光学胶将透明基板与透明前保护面板粘接。本发明通过真空溅渡形成焊盘,焊盘相较于传统方式会更为平整,并且具备多个焊盘一个成形能力,再配合掩模板即可以实现对任意数量和形状的焊盘进行批量真空溅渡,使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采用印刷方式涂覆锡膏提高了锡膏涂覆的效率。此外,通过上述手段,还降低了对操作空间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了像素密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透明显示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造LED透明显示屏的方法及显示屏。
背景技术
近年,LED显示应用行业稳步发展,总体规模逐年提升,目前已经为LED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LED显示屏为代表的LED显示应用产品在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应用市场的驱动,LED透明显示屏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它能在不遮挡视线的同时又能丰富视觉内容,在地铁、机场、玻璃栈道、广告传媒、连锁卖场、大型商场、企业展厅、博物馆、科技馆等场所有大量应用。
目前LED透明显示屏的制造方式:首先通过在透明基板上涂覆透明导电层并蚀刻驱动电极,再用导电黏胶将LED器件固定在透明基板上电极的一端,之后通过ACF将外部驱动电路压接到驱动电极的另一端,最后用透明非导电材料将前面板与基板粘合。
但目前导电黏胶的固定方式只能采用逐个点胶。逐个点胶的方式效率低,且点胶形成的接触面不平整,容易导致LED器件粘接困难,粘接强度不达标。最终导致LED透明显示屏的生产效率低、故障率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制造LED透明显示屏的方法,所述制造LED透明显示屏的方法的过程简单,解决了生产效率低、故障率高的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LED透明显示屏。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制造LED透明显示屏的方法,包括:涂覆透明导电层于透明基板上;使用掩模板在所述透明导电层上进行真空溅镀形成焊盘;在所述透明导电层上蚀刻出驱动电极,所述驱动电极的一端与所述焊盘连接;在所述焊盘上用印刷方式涂覆锡膏;通过所述锡膏将LED器件固定于所述焊盘上;将所述驱动电极的另一端压接到驱动电路板;用透明非导电光学胶将所述透明基板与透明前保护面板粘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造LED透明显示屏的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通过真空溅渡的方式形成焊盘,焊盘相较于传统方式形成的会更为平整,并且具备多个焊盘一个批次成型能力,不需要像传统的方式一样一个一个的进行点胶,再配合掩模板即可以实现对任意数量和形状的焊盘进行真空溅渡,使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真空溅渡之后,在焊盘上用印刷方式涂覆锡膏提高了锡膏涂覆的效率,且便于后续LED进行批量加温固化,同时,采用涂覆锡膏和LED加温固化的方式还提高了LED粘接强度。此外,通过上述手段,不但提高了效率,还降低了对操作空间的要求,可以进一步提高了像素密度。最终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生产效率提高一倍、LED粘接强度提高3倍、光学透过率提高到80%、像素密度提高一倍。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焊盘、驱动电极、LED器件皆有N个;N个所述驱动电极的一端与N个所述焊盘一一对应连接;N个所述驱动电极的另一端皆与所述驱动电路板连接;每个所述焊盘上皆通过所述锡膏固定有一个LED器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N个所述驱动电极之间不相交,且相邻所述驱动电极之间形成蚀刻缝隙。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真空溅镀使用铜箔进行溅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创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创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28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