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NNBI正负离子束偏及离子吞噬一体化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31949.1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7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曹建勇;魏会领;耿少飞;余珮炫;周博文;罗怀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21B1/05 | 分类号: | G21B1/05;G21K1/14;H05H1/22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孙成林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nnbi 正负 离子束 离子 吞噬 一体化 结构 | ||
1.一种NNBI正负离子束偏及离子吞噬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结构框架(1),二极铁轭电磁体及磁路结构(2),离子吞噬结构及中性束传输通道(3),磁路结构(4),二极磁体励磁线圈(5),励磁线圈无磁不锈钢密封盒(6),励磁线圈空心绕线(7),励磁线圈励磁线进出密封管(8),离子吞噬器冷却水进水主管(9),离子吞噬器冷却水出水主管(10),负离子束吞噬前板(11),负离子束吞噬底板(12),负离子束吞噬后板(13),正离子束吞噬前板(14),正离子束吞噬顶板(15),正离子束吞噬后板(16),束传输通道右侧板(17),束传输通道左侧板(18),支撑板(19),水排支撑板(20),吊装杆(21),真空密封法兰(22)和吊装环(2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NBI正负离子束偏及离子吞噬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构框架(1)为上下两层的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NNBI正负离子束偏及离子吞噬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构框架(1)内分别设置二极铁轭电磁体及磁路结构(2)和离子吞噬结构及中性束传输通道(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NNBI正负离子束偏及离子吞噬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极铁轭电磁体及磁路结构(2)包括磁路结构(4),磁路结构(4)上设置有二极磁体励磁线圈(5),二极磁体励磁线圈(5)与励磁线圈励磁线进出密封管(8)连接,二极磁体励磁线圈(5)内设置有励磁线圈无磁不锈钢密封盒(6)和励磁线圈空心绕线(7)。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NBI正负离子束偏及离子吞噬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子吞噬器冷却水进水主管(9)和离子吞噬器冷却水出水主管(10)设置在结构框架(1)的下层空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NBI正负离子束偏及离子吞噬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离子束吞噬前板(14)与正离子束吞噬顶板(15)连接,正离子束吞噬顶板(15)与正离子束吞噬后板(16)连接,负离子束吞噬前板(11)与负离子束吞噬底板(12)连接,负离子束吞噬底板(12)与负离子束吞噬后板(13)连接,负离子束吞噬前板(11)、负离子束吞噬底板(12)、负离子束吞噬后板(13)、正离子束吞噬前板(14)、正离子束吞噬顶板(15)、正离子束吞噬后板(16)、束传输通道右侧板(17)和束传输通道左侧板(18)构成密闭空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NBI正负离子束偏及离子吞噬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19)、水排支撑板(20)和真空密封法兰(22)构成结构框架(1)的底部、中间隔层和顶部,(20)水排支撑板和真空密封法兰(22)之间连接吊装杆(2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NNBI正负离子束偏及离子吞噬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密封法兰(22)的顶部设置吊装环(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未经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194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