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车辆车身高度调节功能的减震器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31320.7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59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邓作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龙鼎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00 | 分类号: | F16F13/00;F16F9/56;F16F9/42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钱磊 |
地址: | 324000 浙江省衢州市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车辆 车身 高度 调节 功能 减震器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车辆车身高度调节功能的减震器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外缸套,外缸套内设有减震活塞,减震活塞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的上端伸出外缸套;还包括车身高度调节装置,车身高度调节装置包括调节缸套,外缸套的下端伸入调节缸套内;调节缸套内设有调节活塞,调节活塞与外缸套连接;调节活塞将调节缸套的内腔分隔为散热腔和调节腔,调节腔位于散热腔的下侧且散热腔内注有散热油液,散热腔连通有油液补偿装置;调节腔连通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向调节腔内泵入或抽出气体或液体,调节缸套的上端还固定有锁定外缸套的锁定装置。可根据行驶路况进行动态调整车身高度,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震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车辆车身高度调节功能的减震器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绞牙减震器是汽车后装市场上常见的改装器产品,其特点是减震器下体上具有螺纹可以旋转调节弹簧座的安装位置,从而可以调节不同的车身高度位置。同时,具有阻尼可调节结构可通过减震器上端的阻尼调节旋钮调整减震器整体阻尼力的大小。传统绞牙减震器的特点是不能够在车上动态调节车身高度和减震器阻尼,使得绞牙减震器操作不便,从而使得车辆的车身高度调节和悬架阻尼调节无法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动态调节车身高度的、结构合理的具有车辆车身高度调节功能的减震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车辆车身高度调节功能的减震器,包括外缸套,所述外缸套内设有减震活塞,所述减震活塞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上端伸出所述外缸套;还包括车身高度调节装置,所述车身高度调节装置包括调节缸套,所述外缸套的下端伸入所述调节缸套内;所述调节缸套内设有调节活塞,所述调节活塞与所述外缸套连接;所述调节活塞将所述调节缸套的内腔分隔为散热腔和调节腔,所述调节腔位于所述散热腔的下侧且所述散热腔内注有散热油液,所述散热腔连通有油液补偿装置;所述调节腔连通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向所述调节腔内泵入或抽出气体或液体,所述调节缸套的上端还固定有锁定所述外缸套的锁定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油液补偿装置包括衔接所述外缸套和所述调节活塞的套管,所述套管内设有油液补偿腔,所述补偿腔内设有补偿气囊;所述套管的外侧壁上设有连通所述散热腔和所述油液补偿腔的补偿阀。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散热油液内设有金属颗粒。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调节缸套外侧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内固定有油泵,所述油泵的进油端通过第一油管与固定在所述连接座上的储油装置连通,所述油泵的出油端通过第二油管与所述调节腔连通;所述连接座内还设有连通所述调节腔和所述储油装置的回油管所述回油管上设有回油电磁阀。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储油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连接座上的圆柱状的定量壳,所述定量壳远离所述连接座的一端固定有油囊,所述油囊的外侧设有防护壳;所述定量壳内设有液位计。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储油装置固定在所述连接座的上侧面上,所述连接座的下侧面上设有驱动壳,所述驱动壳内设有驱动电机,所述油泵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所述油泵位于所述驱动壳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锁定装置包括与所述调节缸套连接的锁定壳体,所述锁定壳体内设有锁定腔,所述锁定腔内转动设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套在所述外缸套的外侧;所述从动齿轮的上端面上设有开合螺母,所述开合螺母的下端面设有导向槽,所述从动齿轮的上端面上设有伸入所述导向槽的驱动杆;还包括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的驱动齿轮,所述锁定壳体的外侧固定有锁定电机,所述锁定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锁定壳体并伸入所述锁定腔内,所述驱动齿轮固定在所述输出轴上。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车辆车身高度调节功能的减震器的控制方法,包括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控制锁定装置开启或关闭的第一开关,控制调节装置开启或关闭的第二开关;
当需要增大车身高度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龙鼎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衢州龙鼎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13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形棒材高精度防跑砂喷砂装置
- 下一篇:用于汗液检测的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