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与泡沫金属相结合的冲击射流阵列相变冷却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231120.1 | 申请日: | 2019-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6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辉;曹薇;陈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200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泡沫 金属 相结合 冲击 射流 阵列 相变 冷却 装置 | ||
1.一种与泡沫金属相结合的冲击射流阵列相变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热沉室(1),热沉室(1)设置在带热源的基板(2)上并与基板(2)通过焊接方式形成密封腔室;
热沉室(1),下半部分为射流换热的工作室(3),上半部分为蒸汽腔室(6);
泡沫金属毛细芯(4),设置在热沉室(1)内的基板(2)上表面,由底部表面毛细芯和若干个相互交错多孔肋片组成,多孔肋片将工作室(3)分为若干空腔单元;
分流器(5),分流器(5)设置工作室空腔单元的上方,且其进口和热沉室(1)顶端进口管路连通;
蒸汽腔室(6),在工作室(3)若干空腔单元的上方,主要保证汽态工质的顺利汇集。
压力泵(7),用于给分流器(5)提供增压的液态工质(10),压力泵(7)的进口连接有冷凝器(8),压力泵(7)的出口管路与分流器(5)的进口连通;冷凝器(8)一端和压力泵(7)连通,其另一端和热沉室(1)的左侧壁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泡沫金属相结合的冲击射流阵列相变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泡沫金属毛细芯(4)由底部毛细芯和若干泡沫金属交错肋片组成,泡沫金属毛细芯(3)与基板(2)上表面通过焊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泡沫金属相结合的冲击射流阵列相变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力泵(7)和冷凝器(8)之间设置有干燥过滤器(9),干燥过滤器(9)为具有过滤和干燥功能的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泡沫金属相结合的冲击射流阵列相变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多孔肋片用于将通过换热形成的汽态工质(10)进入蒸汽腔室中排出,合流后的汽态工质从蒸汽腔室(6)左侧壁流向冷凝器(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泡沫金属相结合的冲击射流阵列相变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分流器(5)为树状分形结构,以保证液态工质的分流均匀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泡沫金属相结合的冲击射流阵列相变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工质(10)为氟里昂或介电液以及其他冷却介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泡沫金属相结合的冲击射流阵列相变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泡沫金属毛细芯(4)的材料为泡沫铝或泡沫铜,泡沫金属毛细芯(4)采用模具压制法一体化成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与泡沫金属相结合的冲击射流阵列相变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泡沫金属毛细芯(4)的孔隙率为0.7~0.9,孔密度为200~300PPI。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与泡沫金属相结合的冲击射流阵列相变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泡沫金属毛细芯(4)和基板(2)之间采用真空钎焊方法连接,在焊接之前,需要对泡沫金属毛细芯(4)进行清洗以去除其表面的氧化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112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简易通讯板卡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有保护装置的模具运输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