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溶强化热脱附原位修复有机污染场地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230494.1 | 申请日: | 2019-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86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 发明(设计)人: | 马小东;刘涛;陶友瑞;李珊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9C1/06 | 分类号: | B09C1/06 |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付长杰 |
| 地址: | 300130 天津市红桥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化 热脱附 原位 修复 有机 污染 场地 装置 | ||
1.一种增溶强化热脱附原位修复有机污染场地的装置,包括加药模块、热脱附模块、监测模块、抽提模块及智能控制模块;
(1)加药模块包括增溶剂存储罐、增溶剂注射泵、注射泵控制器、液体流量计、控制阀、液体流量控制仪及增溶剂注入井;
(2)热脱附模块包括电极和可编程的三相交流电源;
(3)监测模块包括监测井、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4)抽提模块包括抽提井、输送管道、真空泵及废水废气处理装备;
(5)智能控制模块的核心为计算机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分别与液体流量控制仪、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及可编程的三相交流电源连接,获取相应数据并作出反馈;
所述可编程的三相交流电源用于调变电压的幅值、相位及频率,调变旋转电场工作参数;根据土壤中有机污染物分布情况和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筛选电极种类,确定电极插入土壤的具体深度;在电极加热过程中,一个电极加热单元周围产生圆形的旋转电场;在旋转电场圆心与电场边界之间不同直径上,布设增溶剂注射点位,在增溶剂扩散及旋转电场驱动的双重作用下,实现注入增溶剂在待修复场地中均匀分布;
所述加药模块中使用的增溶剂为带负电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表面活性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脱附模块中给电极施加380V的三相交流电,每三个电极为一组呈正三角形布设,形成一个电极加热单元,每两个电极之间间隔2-10m。
3.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修复有机污染场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加药模块向有机污染场地中注入增溶剂;
(2)通过热脱附模块对有机污染场地进行加热;调变三相交流电的幅值、相位及频率,调控旋转电场参数;
(3)在场地修复过程中,通过对土壤取样并进行分析检测,根据场地污染物浓度是否达到修复的标准值,调控增溶剂注入量和场地加热时间;如果场地中有机污染物浓度已经低于修复的标准值,则停止向有机污染场地中注入增溶剂并停止加热;如果场地中有机污染物浓度仍高于修复的标准值,则适当增加增溶剂用量并延长加热时间;
(4)在场地修复完成后,调控电场,驱动带负电的载带有机污染物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胶束定向迁移至抽提井附近,通过抽提去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溶剂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8:5~1,增溶剂溶液浓度为0.1~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表面活性剂为硫酸盐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羧酸盐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磺酸盐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污染场地土壤含水率为35~85%,增溶剂溶液注入速率为1~20L/min,空气注入速率为0.1~1L/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049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表层可拆卸复合地板
- 下一篇:一种物流输送装卸用搬运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