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包含其的造影剂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230151.5 | 申请日: | 2019-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1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 发明(设计)人: | 沈折玉;卫珍妮;吴爱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工业技术研究院慈溪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61K49/18 | 分类号: | A61K49/18;A61K49/14;A61K49/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周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0 | 代理人: | 张莹;田华 |
| 地址: | 315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包含 造影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纳米材料,所述纳米材料包括纳米粒子;所述纳米粒子为磁性金属配合物,所述磁性金属配合物的配体为水杨酸。本申请还公开了纳米材料的制法和包括其的造影剂。本发明的纳米材料在造影剂中使用时具有优异的弛豫性能和优良的生物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包含其的造影剂,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磁共振技术是目前应用于癌症早期诊断的常用技术。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是癌症早期诊断的常用技术之一。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和超声成像(US)相比,MRI具有高组织分辨力、高空间分辨力、无硬性伪影和无放射性损伤等优点。然而,MRI常常需要借助造影剂的作用来提高诊断能力。例如,钆基造影剂是一种常见的顺磁性造影剂。
但是,目前应用的钆基造影剂成像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例如Gd-DTPA(其中,DTPA为二乙三胺五乙酸)弛豫率低,一般是在4左右,这会造成了与正常组织成像差异不大,灵敏性和准确性较差。而且,钆基造影剂中释放出来的钆离子会对人体组织或脏器产生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弛豫率高且生物安全性高的纳米材料。具体而言,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纳米材料包括纳米粒子;
所述纳米粒子为磁性金属配合物,所述磁性金属配合物的配体为水杨酸。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纳米粒子”是指水杨酸钆纳米粒子。
可选地,所述纳米粒子的粒径为1-500nm。
可选地,所述纳米粒子的粒径为1-200nm。
优选地,所述纳米粒子的粒径为50-150nm,优选60-130nm。
在本发明纳米材料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磁性金属选自:Gd、Dy、Mn、Fe、Ni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中,纳米粒子的磁性金属配合物为金属阳离子和水杨酸根一起构成配位化合物,例如,纳米粒子由钆离子(Gd3+)和水杨酸根一起构成配位化合物。
在本发明纳米材料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纳米材料的表面修饰生物相容性好的大分子材料。
优选地,所述大分子材料选自蛋白质、寡肽、多糖、聚醚类高分子、聚酯类高分子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大分子材料选自动物血清白蛋白、壳聚糖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大分子材料选自活化巯基的动物血清白蛋白或壳聚糖。
本发明中,壳聚糖是指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几丁质经过脱乙酰作用得到的,化学名称为聚葡萄糖胺(1-4)-2-氨基-B-D葡萄糖,例如购自Sigma的壳聚糖。
在本发明中,包埋纳米粒子的材料特别是高生物相容性的动物血清白蛋白,例如牛血清白蛋白(BSA)。此情况下,优选地,动物血清白蛋白为还原型动物血清白蛋白,例如还原型牛血清白蛋白(rBSA)。
本发明使用大分子材料包埋纳米粒子,所得的包埋纳米材料在用作MRI造影剂时,能够实现长循环,对人体毒害性小。事实上,对于大分子材料而言,可生物降解的无毒的天然高分子(例如多肽,分子量低于10,000Da)或人工合成高分子(例如PEG-PLGA,分子量为10-100Kda)都可以用于本发明,除上述大分子材料外,大分子材料还可使用蛋白质、寡肽、多糖、聚醚类或聚酯类高分子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动物血清白蛋白。
在本发明纳米材料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水杨酸根源自水杨酸或其衍生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工业技术研究院慈溪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工业技术研究院慈溪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01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