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品加工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227939.0 | 申请日: | 2019-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45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宁;吴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43/044 | 分类号: | A47J43/044;A47J43/07;A47J27/5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11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品 加工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食品加工机,所述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头和杯体;所述机头和/或所述杯体上设置有防溢电极;所述防溢电极伸入所述杯体内部空间,并处于浆液液面以上,所述防溢电极包括:导电外壳和热性元件;所述热性元件设置于所述导电外壳内部,用于进行自加热或吸收热量;其中,所述热性元件为加热元件或吸热元件。通过该实施例方案,能够消除残留在防溢电极上的水膜、残留浆沫,避免假防溢情况的出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烹饪设备设计技术,尤指一种食品加工机。
背景技术
目前,豆浆机、料理机等食品加工机,在进行食材加工的加热过程中,为防止加热过程中有溢出问题,通常在机头设置一个防溢电极来防止浆沫煮出,但普通的这种防溢电极在处理防溢信号时,经常会因为食材的品类和加工环境的差异,经常会造成水汽或者部分浆沫残留在防溢电极上,从而造成假防溢信号的产生,最终导致熬煮不熟或者制作周期的加长,影响了食材加工的品质。因此,传统的防溢电极布置的位置和造型也受限制,从而也影响了产品整体造型的设计,延缓了整个行业技术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食品加工机,能够消除残留在防溢电极上的水膜、残留浆沫,避免假防溢情况的出现。
为了达到本发明实施例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食品加工机,所述食品加工机可以包括机头和杯体;所述机头和/或所述杯体上可以设置有防溢电极;所述防溢电极伸入所述杯体内部空间,并处于浆液液面以上,所述防溢电极可以包括:导电外壳和热性元件;
所述热性元件设置于所述导电外壳内部,用于进行自加热或吸收热量;
其中,所述热性元件为加热元件或吸热元件。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防溢电极可以为长柱形电极或贴片式电极。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长柱形电极设置于机头的下沿上,所述贴片式电极设置于所述杯体和/或所述机头的侧壁上。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食品加工机可以包括:主控单元;所述导电外壳上设置有第一导电端;
所述第一导电端通过分压电阻与电源相连;
所述第一导电端还通过限流电阻与所述主控单元的防溢信号检测端口相连。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元件可以为直接加热元件或间接加热元件。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元件为直接加热元件时,所述加热元件可以为加热丝或正的温度系数PTC热敏电阻。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所述加热元件为直接加热元件时,所述加热元件上设置有第二导电端和第三导电端。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电端与所述主控单元相连,所述第三导电端接地;
所述主控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加热元件进行加热。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食品加工机还可以包括:三极管;所述第二导电端通过所述三极管与所述主控单元相连;
其中,所述第二导电端与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主控单元相连,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源相连。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单元,用于在进入需要检测防溢电压的食品加工阶段时,控制所述加热元件开始加热,并对所述防溢电压进行实时采集和判断。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发明实施例的食品加工机的防溢电极,可以包括:导电外壳和热性元件;所述热性元件设置于所述导电外壳内部,用于进行自加热或吸收热量;其中,所述热性元件为加热元件或吸热元件。通过该实施例方案,能够消除残留在防溢电极上的水膜、残留浆沫,避免假防溢情况的出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79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到达角度测距的协作定位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除尘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