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强型钢轨连接头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25824.8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6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盛平;张涛;于广云;王东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B11/24 | 分类号: | E01B11/24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吴旭 |
地址: | 22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强型 钢轨 接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强型钢轨连接头,包括钢轨体、长夹板和加强板;钢轨体截面为“工”字型,包括两块互相配合安装的第一钢轨体和第二钢轨体;第一钢轨体设有“L”状伸出部,第二钢轨体设有与伸出部配合的倒“L”状啮合部;长夹板包括两块相同的夹板,固定安装于“工”字型钢轨体的两侧凹陷处;加强板截面为“U”型,从下方套装在长夹板的外侧;本发明提供的加强型钢轨连接头,一方面克服了接头处钢轨的不连续性,降低了钢轨接头处不平顺的影响,从而降低了轮轨冲击附加动力作用和噪声;另一方面提高了钢轨接头的抗弯性能,提高了钢轨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列车行驶的安全性和平稳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工程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加强型的钢轨连接头。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铁路正在向高速、重载发展,对轨道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列车不断提速,无缝线路越来越得到长足的发展,但全国7万多km的营业铁路中有约5万多km是短轨区段(每km有40对接头)。即使是在长轨缓冲区,无缝线路等处仍保留有钢轨接头。钢轨接头是铁路线路三大薄弱环节之一,钢轨体之间的连接由于温度的热胀冷缩作用,需要预留缝隙,故接头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钢轨几何形状的连续性,即接头处产生不平顺。钢轨连续性被破坏后,车轮经过钢轨接头处将产生很大的轮轨冲击附加动力作用,产生很大的噪声,不仅降低列车运行速度,加大接头附近钢轨体的损伤和列车车轮磨耗,减少钢轨的使用寿命,同时影响列车行驶的安全性和平稳性。
钢轨接头主要由钢轨、夹板、螺栓等构件组成,夹板作为钢轨接头的主要连接部件,其抗弯刚度最好与钢轨的抗弯刚度相同,然而由于受到钢轨形状限制,一般情况下,一对夹板的抗弯刚度仅为钢轨母材的23%~30%,而重载铁路最常用的是全断面钢轨接头,其抗弯刚度也仅为钢轨母材的30.7%。在实际应用中,钢轨接头经常出现轨头剥离、钢轨鞍形磨耗、轨头压溃和夹板断裂等现象。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夹板的抗弯刚度与钢轨母材相差较大,列车经过时接头处容易发生横向和垂向位移,降低了列车的运载能力和减少了交通运输量。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抗弯刚度不一致导致的轨头剥离、钢轨鞍形磨耗、轨头压溃和夹板断裂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强型钢轨连接头,解决钢轨接头的不平顺和接头夹板抗弯刚度不足的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加强型钢轨连接头,包括钢轨体、长夹板和加强板;所述钢轨体截面为“工”字型,包括两块互相配合安装的第一钢轨体和第二钢轨体;所述第一钢轨体设有“L”状伸出部,第二钢轨体设有与伸出部配合的倒“L”状啮合部;所述长夹板包括两块相同的夹板,固定安装于“工”字型钢轨体的两侧凹陷处;所述加强板截面为“U”型,从下方套装在长夹板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钢轨体、长夹板和加强板上对应开有若干螺栓孔,所述螺栓孔沿钢轨体方向均匀设置,通过螺栓依次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板在“U”型结构底板侧面还设有一排螺栓通孔,通过螺栓连接紧固,使螺栓从钢轨体底面穿过加强板两侧,进一步夹紧加强板。
进一步地,所述相邻两个螺栓之间安装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L”状伸出部和倒“L”状啮合部表面包裹有保护层,保护层优选为环氧树脂层。
进一步地,所述“L”状伸出部和倒“L”状啮合部表面包裹有保护层,保护层优选为油漆层。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板“U”型底板上表面与钢轨体底面接触部分喷涂有聚氨酯保护膜。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加强型钢轨连接头,一方面克服了接头处钢轨的不连续性,降低了钢轨接头处不平顺的影响,从而降低了轮轨冲击附加动力作用和噪声;另一方面提高了钢轨接头的抗弯性能,提高了钢轨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列车行驶的安全性和平稳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58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绝缘位移连接器及其触头
- 下一篇:一种嵌段季铵基改性聚硅氧烷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