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陶瓷压铸成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25516.5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30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旭东;谢长清;谢繁晔;陈耀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冷水江市佳晨电子陶瓷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3/04 | 分类号: | B28B3/04;B28B17/00 |
代理公司: | 长沙科永臻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7 | 代理人: | 龙芳 |
地址: | 4175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陶瓷 压铸 成型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陶瓷压铸成型设备,涉及陶瓷成型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连接有滚轮,且底板的顶部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之间相对一侧连接有辐条,且辐条之间相对一侧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顶部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顶部连接有固定条,且凹槽通过螺栓与固定条相连接。本发明中,通过加入螺套来对模具内的材料进行保压,使得压铸设备在对模具内进行压铸之后,通过旋紧螺套来对模具内进行密封,对材料进行保压,压铸设备可以离开模具对其他模具进行压铸,不需要对一套模具从压铸到成型一直对其保压,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投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陶瓷压铸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陶瓷不再是以前的普通陶瓷,根据使用类别不同,陶瓷的功能也随之多样化,电子陶瓷,一种能够利用电、磁性质的陶瓷,电子陶瓷在生产过程中会使用到压铸成型设备。
现有的电子陶瓷压铸成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对材料进行压铸,压铸过程中压铸设备一直对材料进行保压,无法对其他模具进行填充材料,无法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材料在模具内冷却速度慢,长时间冷却占据了模具,无法实现自动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压铸设备在向模具内压铸材料之后需要对模具内进行保压,无法对其他模具进行压铸,同时压铸之后材料在模具内冷却时间较长,长时间占据模具,无法形成自动化生产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子陶瓷压铸成型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陶瓷压铸成型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连接有滚轮,且底板的顶部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之间相对一侧连接有辐条,且辐条之间相对一侧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顶部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顶部连接有固定条,且凹槽通过螺栓与固定条相连接,所述固定板的顶部放置有模具,且模具的顶部连接有螺套,所述螺套的内壁中段连接有密封块,且螺套的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连接有转轴,且转轴的外壁连接有密封板,密封板和滑槽设置于密封块下方,所述密封板通过转轴与螺套构成转动结构,且密封板的直径大于密封块的内径。
优选的,所述转轴通过滑槽与螺套构成移动结构,且滑槽关于螺套的中轴线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通过活动杆与底板构成滑动结构,且固定板的长度小于电动伸缩杆之间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固定条通过螺栓与凹槽构成可拆卸结构,且固定条呈L字状。
优选的,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部连接有外壳,且外壳的内壁连接有加热丝,所述外壳的内侧底部连接有料箱,且料箱的底部连接有出料管,所述料箱的内壁连接有挤压板,且挤压板的顶部连接有压杆,所述底板的一侧连接有冷却槽。
优选的,所述挤压板与料箱的底部呈平行状分布,且出料管的底端开设有螺纹。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通过加入螺套来对模具内的材料进行保压,使得压铸设备在对模具内进行压铸之后,通过旋紧螺套来对模具内进行密封,对材料进行保压,压铸设备可以离开模具对其他模具进行压铸,不需要对一套模具从压铸到成型一直对其保压,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投入。
2、本发明中,模具固定在固定板上,通过活动杆可以整体滑走,避免影响压铸设备对其他模具进行填料,同时通过固定板滑走可以避免模具较小时,卡滞在活动杆之间,造成模具倾翻,影响内部材料组织分布,同时固定条通过螺栓固定在凹槽上,方便固定条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方便不同大小的模具放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冷水江市佳晨电子陶瓷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冷水江市佳晨电子陶瓷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55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除颤监护仪
- 下一篇:一种复合机器人视觉引导定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