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防作物病毒性的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225120.0 | 申请日: | 2019-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7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 发明(设计)人: | 张桂山;付长征;张广志;张新建;周方圆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捷利尔生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5G3/80 | 分类号: | C05G3/80;C05G3/00;C05G3/60;A01B79/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7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防 作物 病毒性 生物肥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防作物病毒性的生物肥料,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解决了长期使用大量的农药和化肥,容易使害虫产生耐药性,土壤板结,对水源、土壤和农作物造成污染,农产品质量下降的问题,其技术要点是:包括以下原料:畜禽粪便、作物秸秆、无机肥、枯草芽孢杆菌、固氮菌菌剂、放线菌菌剂、木霉菌菌剂、尿素、磷酸二氢钾、氧化钾、生根剂。本发明还公开了基于所述预防作物病毒性的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方法,采用该方法所制备的预防作物病毒性的生物肥料,集增产、高效、长效,提高品质,改良土壤,抑制土传病害为一体,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预防作物病毒性的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在我国,多年来由于化学肥料的长期使用,有机肥不足,各类养分比例失调,致使农田生态环境、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区系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的安全。
目前,作物防治病虫害主要是用化学制剂和有毒农药经混合搅拌,施入土壤中或农作物上,长期使用大量的农药和化肥,容易使害虫产生耐药性,土壤板结,对水源、土壤和农作物造成污染,农产品质量下降。而生物肥料是一种环境友好型肥料,成为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目前,生物肥料虽然提供了全面的营养物质,但普遍缺乏抗虫抗害能力,这导致植物生长过程中需另施抗虫肥料,带来不便。因此,针对化学肥料、防治病虫害化学制剂以及生物肥料的缺陷,需要提供一种预防作物病毒性的生物肥料,使其既具备化学肥料的肥力,又具有防治病虫害的功效,还具备生物肥料的全面的营养物质的优异性能的肥料,使其集增产、高效、长效,提高品质,改良土壤,抑制土传病害为一体,以满足农作物种植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防作物病毒性的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防作物病毒性的生物肥料,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畜禽粪便50-65份、作物秸秆21-28份、无机肥5-9份、枯草芽孢杆菌0.4-0.8份、固氮菌菌剂0.4-0.8份、放线菌菌剂0.4-0.8份、木霉菌菌剂0.4-0.8份、尿素4-6份、磷酸二氢钾4-6份、氧化钾4-6份、生根剂0.4-0.8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畜禽粪便55-60份、作物秸秆23-26份、无机肥6-8份、枯草芽孢杆菌0.5-0.7份、固氮菌菌剂0.5-0.7份、放线菌菌剂0.5-0.7份、木霉菌菌剂0.5-0.7份、尿素4.5-5.5份、磷酸二氢钾4.5-5.5份、氧化钾4.5-5.5份、生根剂0.5-0.7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畜禽粪便58份、作物秸秆25份、无机肥7份、枯草芽孢杆菌0.6份、固氮菌菌剂0.6份、放线菌菌剂0.6份、木霉菌菌剂0.6份、尿素5份、磷酸二氢钾5份、氧化钾5份、生根剂0.6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畜禽粪便为猪粪便、鸡鸭粪便、牛粪便中的一种粪便或几种粪便。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作物秸秆选自水稻秸秆、小麦秸秆、玉米秸秆、油菜秸秆、棉花秸秆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氮菌菌剂中的有效活菌数浓度为15~30亿/克。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放线菌菌剂中的有效活菌数浓度为10~20亿/克。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木霉菌菌剂中的有效活菌数浓度为30~60亿/克。
基于所述预防作物病毒性的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畜禽粪便、作物秸秆按配方进行混合,得到一个混合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捷利尔生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捷利尔生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51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