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煤发电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225112.6 | 申请日: | 2019-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60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 发明(设计)人: | 冯雪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01K25/10 | 分类号: | F01K25/10;F01D15/10;C10B53/00;C10B5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刘杰 |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燃煤 发电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煤发电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空气分离装置、炼焦装置、燃烧装置、第一透平和第一发电机,通过空气分离装置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避免了空气中的氮参与燃烧反应,从而减少了氮氧化物和氨的排放量,降低了污染物排放量;通过炼焦装置对燃煤原料进行炼焦,使燃煤原料中的氢、硫和磷等污染物转化为煤气,进一步降低了污染物排放量,提高了煤气产量;通过炼焦生成的炭和分离出的氧气燃烧生成高温高压的二氧化碳,将该高温高压二氧化碳输送至第一透平中膨胀做功,驱动第一发电机发电,从而提高了发电效率,并且无需使用煤气进行发电,降低了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煤发电系统及方法,属于节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的能源结构特点决定了火力发电在电力生产中的主导地位。近年来,尽管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的比重不断提高,但燃煤发电仍是我国电力生产的绝对主力。截至2018年底,全国装机容量19.0亿千瓦,火电装机容量达到11.4亿千瓦,其装机占2018年总发电量的60.2%。正因为如此,在公众舆论中,燃煤电厂成为导致我国大气污染和雾霾的众矢之的。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NOx和SOx每年总的排放量约为4000万吨。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表明,氨才是PM.5中绝大多数二次颗粒物形成的根本原因,而燃煤电厂的脱硝过程中会导致大量的氨泄露。也就是说,烟气脱硝不仅没有完全控制NOx的排放,还带来了严重的次生灾害—氨。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并没有明确的氨排放控制标准,也没有较精确的氨排放统计结果。初步分析认为,我国每年氨排放超过千万吨;根据雾霾严重地区的相关监测,氨的排放量和排放浓度经常比NOx的浓度还高。
另外,燃煤发电的净效率在30%至40%之间,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燃煤发电污染物排放量大,且发电效率不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煤发电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燃煤发电污染物排放量大,且发电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燃煤发电系统,燃煤发电系统包括:空气分离装置、炼焦装置、燃烧装置、第一透平和第一发电机;
所述空气分离装置的出气口与所述燃烧装置的第一进气口连接;
所述炼焦装置的出料口与所述燃烧装置的进料口连接;
所述燃烧装置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一透平的进气口连接;
所述第一透平的透平轴与所述第一发电机的转子连接。
优选的,所述燃煤发电系统还包括:回热器、第一冷却装置和第一增压装置;
所述第一透平的出气口与所述回热器的第一进气口连接;
所述回热器的第一出气口与所述第一冷却装置的进气口连接;
所述第一冷却装置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进气口连接;
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第一出气口与所述回热器的第二进气口连接;
所述回热器的第二出气口与所述燃烧装置的第二进气口连接。
优选的,若所述第一冷却装置为冷却器,则所述第一增压装置为压缩机;
若所述第一冷却装置为冷凝器,则所述第一增压装置为增压泵。
优选的,所述燃煤发电系统还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煤气净化装置;
所述炼焦装置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进气口连接;
所述空气分离装置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进气口连接;
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出气口与所述燃烧装置的第一进气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51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泡型奶牛护蹄液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基于MILS架构的安全操作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