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雨生红球藻叶绿体表达系统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225046.2 申请日: 2019-12-04
公开(公告)号: CN110669789B 公开(公告)日: 2020-04-14
发明(设计)人: 崔玉琳;王寅初;任庆敏;王康;任家利;焦绪栋;秦松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N15/82 分类号: C12N15/82
代理公司: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代理人: 李颖
地址: 264003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雨生红球藻 叶绿体 表达 系统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涉及生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是一种构建雨生红球藻叶绿体表达系统的方法。以雨生红球藻叶绿体基因组上SEQ ID NO:1所示序列和SEQ ID NO:2所示的序列为同源臂,以SEQ ID NO:3所示的序列、SEQ ID NO:4所示的序列为启动子,以SEQ ID NO:5所示的序列、SEQ ID NO:6所示的序列为终止子,以bar基因为筛选标记基因构建同源重组载体,并利用基因枪法将载体导入雨生红球藻细胞,经除草剂草丁膦筛选获得转基因藻株。采用本发明的雨生红球藻叶绿体稳定表达系统,可实现外源基因在叶绿体中稳定表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雨生红球藻叶绿体表达系统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是一种生活在淡水中的单细胞绿藻,隶属于绿藻门、绿藻纲、团藻目、红球藻科、红球藻属。虽然雨生红球藻是单细胞生物,其生活史却很复杂。通常其生长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游动细胞和不动细胞。游动细胞呈卵形或椭圆形,大小从5μm左右到20-30μm不等。原生质体和细胞壁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间,二者通过很多分枝或不分枝的细胞质连丝相连,其间的空隙充满透明胶样物质。原生质体呈卵形,前端常呈乳头状突起。游动细胞具有两条顶生、等长鞭毛,鞭毛通过前端的叉状胶质管伸出细胞壁,在体外的长度约等于细胞体长。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细胞核附近的一侧有一个眼点。叶绿体呈杯状、复杂的网状或颗粒状,具有典型的绿藻蛋白核。细胞壁由两层组成,内层主要是纤维素,外层为果胶质。游动细胞多呈绿色。不动细胞呈圆形,无鞭毛,不会游动,细胞大小变化幅度较大,平均直径为20-30μm。

雨生红球藻的营养繁殖为细胞分裂,产生2、4、8,甚至更多个子细胞。无性生殖为环境不良时,发育成厚壁孢子。对有性繁殖的存在及类型则一直存在争议。雨生红球藻有三种营养生长类型:(1)光合自养型,即利用光能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自养生长;(2)异养生长型,利用有机碳源如醋酸盐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异养生长,但在在完全异养条件下生长,其生长速率、最大生物量都要低于光合自养与兼养方式;(3)混合营养型,即在光照条件下同时利用有机碳源和二氧化碳进行混合营养生长。在光照条件下加入醋酸钠,能明显促进雨生红球藻的生长,其生长速率约为光自养生长与异养生长速率之和。

雨生红球藻在胁迫或诱导条件下能大量积累类胡萝卜素,含量可占其干重的2%-5%,其中80%以上为经济价值很高的虾青素。雨生红球藻被认为是虾青素的最佳来源。尽管利用雨生红球藻生产虾青素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在应用开发上还有许多关键技术和问题需要突破,如雨生红球藻对培养环境要求高、容易污染杂菌杂藻等;虾青素积累与生物量积累之间的矛盾等等。

利用遗传转化的方法来改良雨生红球藻的性状,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雨生红球藻的细胞核转化系统已经通过基因枪法、电击转化法以及农杆菌转染法构建完成,但是由于雨生红球藻基因组序列尚未完全测序,其结构复杂程度远大于大部分绿藻,使得细胞核转化系统的使用较困难,存在许多难题,如:难以定点突变,难以实现多个外源基因的表达,外源基因变异率高等。这种情况下,开发雨生红球藻叶绿体转化系统势在必行。

雨生红球藻含一个杯型叶绿体,其叶绿体基因组非常大,约1.1G。与其他红球藻叶绿体基因组相似,雨生红球藻叶绿体中基因分布非常分散,并且含有内含子的结构,且目前尚未发现多顺反子的结构。以上现象表明雨生红球藻叶绿体具有一些真核性质,原核表达特征的叶绿体转化系统是否适用尚未可知。目前尚未有该藻叶绿体表达系统的研究报道,这严重阻碍了该藻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雨生红球藻叶绿体表达系统及其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雨生红球藻叶绿体表达系统,表达系统包括同源臂,启动子和终止子,同源臂含SEQ ID NO:1所示序列的上游同源臂和SEQ ID NO:2所示序列的下游同源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50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