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会议室及会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24881.4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46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周春香;石仕义;石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白莲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06 | 分类号: | E04H1/06;A47B37/00;G06F3/14;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南昌明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2 | 代理人: | 苏彦江 |
地址: | 332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会议室 会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会议室,包括房间、设置在房间内一侧的投屏、铺设在房间中部区域的永磁地面、绕永磁地面围设布置的多个椅子以及通过磁场悬浮于永磁地面上方的一个或多个陀螺状小桌台;所述小桌台包括静止部和自旋部;所述小桌台静止部的上表面固定有触控平板;所述触控平板与投屏蓝牙连接使投屏同步显示触控平板内容;该一种智能会议室及会议方法营造无隔阂的会议环境,方便参会人员能够以文字或图像展示各自观点、点子或意见,从而促进会议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办公用品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会议室及会议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大部分互联网企业、新创企业、高科技企业的会议,尤其是技术、市场相关的会议越来越较少形式,偏向现场得出方案和达成共识的现场讨论模式,为了促进大家的沟通,很多企业会取消桌子的设置,此外,个人现场的想法、观点需要现场及时展示,探讨,每个人都可能提出各种观点,但光靠语言难以表现,因此,需要一个能够促进大家沟通和讨论,并方便大家能够以文字或图像展示各自观点、点子或意见的会议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智能会议室及会议方法,该一种智能会议室及会议方法营造无隔阂的会议环境,方便参会人员能够以文字或图像展示各自观点、点子或意见,从而促进会议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会议室,包括房间、设置在房间内一侧的投屏、铺设在房间中部区域的永磁地面、绕永磁地面围设布置的多个椅子以及通过磁场悬浮于永磁地面上方的一个或多个陀螺状小桌台;所述小桌台包括静止部和自旋部;所述小桌台静止部的上表面固定有触控平板;所述触控平板与投屏蓝牙连接使投屏同步显示触控平板内容。
其中,所述小桌台下部设置有永磁铁或电磁铁;所述永磁铁或电磁铁朝下的一面与永磁地面朝上的一面同极。
其中,所述小桌台上集成有可充电电池和马达;所述可充电电池分别通过一电路为电磁铁和马达供电;一微型控制器设置在小桌台上,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所述马达固定在静止部上,并驱动自旋部转动。
其中,所述小桌台设置有一用于抓握的把手;所述把手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抓握所述把手,所述压力传感器触发微型控制器控制为马达供电的电路断电。
其中,所述小桌台的数量至少有两个,多个小桌台之间通过蓝牙无线通讯。
其中,所述静止部上设置有铁磁材料围合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壁上贴附弹性橡胶垫;所述触控平板嵌设在凹槽内。
其中,所述自旋部通过轴承盘转动连接在静止部的正下方;所述凹槽设置在静止部上;所述马达设置在静止部内,且转轴向下延伸至所述自旋部,驱动所述自旋部转动;所述自旋部内设置有所述永磁铁或电磁铁。
一种会议方法,采用所述的智能会议室,包括以下依序进行的步骤:
①参会人员落座绕永磁地面围设布置的椅子;
②通过遥控,微型控制器控制电磁铁通电,小桌台悬浮于一定高度,与此同时,微型控制器控制马达启动,马达驱动自旋部自旋,使整个小桌台成为旋转的陀螺;
③需要使用平板做演示或勾画的人取用小桌台,在触控平板上操作,内容在投屏上投屏;在使用者握持小桌台时,触发压力传感器,微型控制器控制马达停止;
④若有其他人需要使用,上一人向其方向推动小桌台,离手的瞬间,压力传感器不再受压力,微型控制器控制马达重新转动;小桌台在稳定悬浮的情况下向该人飘移,直到被该人接住。
⑤若两个或多个小桌台都在移动,微型控制器根据蓝牙信号大小自动判断是否会相撞,并控制其中一小桌台供应电磁铁的电流减小,从而使该小桌台下沉,使两者不会相碰。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白莲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白莲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48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工冲浪池
- 下一篇:一种六神加味丸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