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AR-CD123T2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及其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224836.9 | 申请日: | 2019-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4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魏新茹;徐有娣;程琳;姚瑶;王素娜;吴绮婷;龙有国;陈冬梅;林思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中科干细胞再生医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N5/10 | 分类号: | C12N5/10;C12N15/62;A61K39/00;A61P35/02 |
| 代理公司: | 合肥方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8 | 代理人: | 朱荣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ar cd123t2 嵌合 抗原 受体 细胞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AR‑CD123T2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所述CAR‑CD123T2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通过构建以CD123为靶点以及含有TLR2信号传递结构域的新型CAR分子,再经过慢病毒转染人T细胞而成。本发明提供一种CAR‑CD123T2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通过选择GM‑CSF信号肽,CD123单抗32716的scFv区,Vh和Vl之间用G4S linker连接,选取CD28部分胞外段和跨膜区以及胞内信号段,加上CD3zeta链并整合TLR2的胞内信号段构建新型CAR分子,将CD28和CD3Z激活带来的适应性免疫应答和TLR2信号域引发的固有免疫应答有效的结合,从优化CAR‑CD123结构层面改造CAR‑T,可以给治疗AML提供新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AR-CD123T2嵌合抗原受体T 细胞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以骨髓和外周血中原始、幼稚髓系细胞恶性克隆性增生为主要特征,随着白血病细胞快速累积进而严重损害正常造血的一组髓系造血干/组细胞恶性肿瘤。AML是成人中最常见的、也是死亡率最高的且预后比较差的一种急性白血病类型。
AML一旦确诊即采用标准化疗方案,部分患者可能受益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AML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21.4%,而年龄在75岁以上的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1%。60岁以下的AML患者采用标准诱导治疗最初的缓解率是60%-70%。约30%-40%的初次复发AML患者总生存期(OS)平均约为3.8个月,其中对挽救治疗方案有效的患者仅为12%左右。allo HSCT可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预后,但移植后仍会面临相当多的并发症和较高死亡率。此外,难治患者即使移植预后仍较差,且50%复发患者对化疗耐药,并不适合行移植治疗。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改善AML患者生存以及预后。
大量研究认为AML是起源于一群数量较小的白血病干细胞群(leukemia stemcells,LSCs),具有明显异质性,导致多数患者缓解后最终复发,LSCs的存在被认为是AML复发的主要根源。LSCs可通过自我更新和无限增殖维持白血病细胞群的生命力。LSCs尽管只占白血病细胞的极少比例,但通常处于静息状态,能逃逸大多数细胞周期特异性细胞毒性药物的杀伤,在体内长期潜伏,成为AML复发的主要根源。因此,如何清除LSCs是成功治愈白血病的关键所在。
目前大多数AML患者中LSCs的免疫表型并不十分清楚,已知的LSCs 免疫表型和HSCs相同,主要为CD34+CD38low/-,但与HSCs不同的是,LSCs
同时过表达CD123,而HSCs则低表达或不表达CD123。因此,CD123可作为治疗AML的潜在理想靶点。目前为止,靶向CD123的抗体免疫治疗在早期临床前研究中均显示出很好的耐受性和较小的毒副反应。然而,整体治疗反应率仍较低,在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仍需进一步研究探索。
CAR-T对血液肿瘤特别是B-ALL临床试验结果,使其成为了近年来最备受瞩目的肿瘤免疫疗法之一。因此靶向CD123的CAR-T细胞是治疗AML的一个新的选择。临床前研究结果已证实CAR-CD123T细胞均展现出抗白血病效应,为转化CART细胞疗法尽早应用于临床奠定坚实基础。但CART的不同结构、安全毒性以及结构优化仍需进一步研究探索。
现有技术所涉及到的靶向CD123的CAR分子,没有充分考虑利用CAR分子来调动T细胞适应性免疫应答和固有免疫应答。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中科干细胞再生医学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中科干细胞再生医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48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自动板材切割机床
- 下一篇:一种信息技术客户咨询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