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并行架构光纤管理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24572.7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19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刘逢清;何伟光;涂兴华;陈建飞;徐宁;许焱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Q11/00 | 分类号: | H04Q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并行 架构 光纤 管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行架构光纤管理系统及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发送指令信息至与串口服务器相连接的智能ODN设备,接收并处理与串口服务器相连接的智能ODN设备的信息;步骤2、将智能ODN管理终端软件发出的工单信息转换为能被智能ODN设备中单片机接收的指令信息;步骤3、根据接收的所述指令信息完成操作,并发送命令至智能ODN管理终端软件;串口服务器一分八的特性以及串口通信的时延特性,使工单信息可以同时传递;本发明在串口通信中采用时延,可以解决因为并行结构使工单信息收发混乱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并行架构光纤管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为了保证接入网的质量以及带宽速度,光纤接入网(FTTx,Fiberto the x)技术成为最佳选择,通信行业的发展迎来了新一轮的高潮。由于PON(PassiveOptical Network,无源光网络)技术是FTTx 的首选,PON技术的核心是无源光分配网ODN(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因此,ODN网络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决定FTTx网络的质量和范围,现在运营商需要解决的一个迫切问题就是如何降低ODN的建设成本。
PON将一个 OLT(OpticalLineTerminal,光线路终端)分路给数十上百个ONU(OpticalNetworkUnit,光网络单元),使得ODN网的用户端产生大量的光纤线路,需要进行配线调度和维护管理。传统的ODN网络属于无源光网络,管理和维护措施相对简单,存在着大量的无源设备以及光纤端口,由于需要频繁地改装拆卸,管理起来十分繁琐,且效率很低。当发生故障时,工作人员在面对如此大量而且混乱的光纤时查线不仅效率低而且容易发生错误;而当现场标签上的信息与电脑系统中的信息不一致时,还需要人工修改,这些都大大影响了以后的维护和管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出现了采用电子标签进行光纤配线管理的智能ODN技术。它在光纤尾纤上附加电子标签技术,实现信息的读取,以防止人工管理可能产生的错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智能ODN设备进行端口资源的自动化管理,减少工作量。虽然使用智能ODN技术可以大大降低人工管理的错误率,也能够减少工作量,但是由于施工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光纤数量庞大,该技术也会带来不利影响,例如:采用串行连接方式管理光纤端口将导致无法同时操作多个端口,上位机与下位机的通信速率限制也会导致等待时间长,降低施工维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并行架构光纤管理系统及方法,以提高光纤管理效率,并能够同时操作多个端口。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并行架构光纤管理系统,包括:
智能ODN管理终端软件,用于发送指令信息至与串口服务器相连接的智能ODN设备,接收并处理与串口服务器相连接的智能ODN设备的信息;
串口服务器,用于将智能ODN管理终端软件发出的工单信息转换为能被智能ODN设备中单片机接收的指令信息;
智能ODN设备,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指令信息完成操作,并发送命令至智能ODN管理终端软件。
进一步地,所述串口服务器有多个,多个所述串口服务器并联。
进一步地,还包括智能ODN管理终端,所述智能ODN管理终端软件安装在所述智能ODN管理终端内;
多个并联的所述串口服务器的一端和所述智能ODN管理终端相连接,另一端分别和多个所述智能ODN设备并行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并行架构光纤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发送指令信息至与串口服务器相连接的智能ODN设备,接收并处理与串口服务器相连接的智能ODN设备的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45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