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大熊猫犬瘟热病毒检测的引物、探针及试剂盒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224525.2 申请日: 2019-12-04
公开(公告)号: CN110699493A 公开(公告)日: 2020-01-17
发明(设计)人: 冯娜;高玉伟;王建忠;黄培;王铁成;赵永坤;杨松涛;夏咸柱 申请(专利权)人: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军事兽医研究所;吉林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C12Q1/70 分类号: C12Q1/70;C12Q1/6844;C12N15/11
代理公司: 11350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汤东凤
地址: 130122 吉林省长春市*** 国省代码: 吉林;2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犬瘟热病毒 大熊猫 探针 引物 检测 犬副流感病毒 犬冠状病毒 犬轮状病毒 犬细小病毒 检测结果 交叉反应 快速诊断 灵敏度 符合度 检出限 试剂盒 拷贝 病毒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大熊猫犬瘟热病毒检测的引物、探针及试剂盒,引物及探针的设计以大熊猫源犬瘟热病毒giant panda/SX/2014株(Genbank:KP793921)为模板,旨在提高检测特异性,与犬细小病毒(CPV)、犬冠状病毒(CCV)、犬副流感病毒(CPIV)、犬轮状病毒(CRV)等其他病毒不存在交叉反应,在用于大熊猫犬瘟热病毒检测时,灵敏度高,检出限为5×101拷贝/μL,检测结果稳定可靠,与现有RT‑PCR方法具有很高的符合度,可以实现便携式的现场快速诊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技术(Recombinase Ploymerase Amplification,RPA)并结合核酸检测试纸条检测犬瘟热病毒的引物、探针及试剂盒。

背景技术

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CD)是由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感染引起的犬和其他肉食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犬瘟热最初被描述为一种犬的传染病,随着病毒的不断进化和跨种传播,近年来CDV的宿主范围不断扩大,已由传统的犬科、浣熊科和鼬科扩展到猫科、灵猫科等所有陆地食肉目动物及非人灵长类动物。自1809年首次报道以来,该病呈现全球范围内流行的趋势,给伴侣动物、经济动物和野生物动物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近10年来,不断有犬瘟热在狮子、老虎等多种野生动物种群暴发的报道。随着CDV宿主范围的不断扩大,犬瘟热已成为威胁大熊猫种群数量和生命安全的第一大传染病。最早于1997年,重庆动物园共有3只大熊猫感染CDV,2只死亡。2014年12月-2015年4月,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22只圈养大熊猫暴发犬瘟热疫情,先后有6只CDV核酸检测呈阳性,其中5只大熊猫抢救无效相继死亡,给整个大熊猫种群带来了极大的威胁。犬瘟热导致的临床症状非常广泛,和其他疫病导致的临床症状相似,尤其是大熊猫、虎、猴子等野生动物表现有独特的临床特点,从而难以从临床症状上对犬瘟热进行有效诊断。整个疫情期间,大熊猫临床样品犬瘟热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国家林业局(长春)野生动物疫病研究中心的PCR检测,需要克服长距离冷链运输样品。因此,适用于临床的快速的、灵敏的、特异的犬瘟热诊断方法已成为专业人员开展临床感染调查、及时制定隔离措施、防止疫情扩散和控制疫情的有力工具和必备条件。

CDV在分类上属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是一种有囊膜的单股负链RNA病毒,基因组依次排列为3’-UTR-N-P(C,V)-M-F-H-L-UTR-5’,共编码核衣壳蛋白基因(N)、磷蛋白基因(P)、基质蛋白基因(M)、融合蛋白基因(F)、血凝素蛋白基因(H)、大聚合酶蛋白基因(L),其中P基因还可通过RNA编辑和翻译起始位点的改变形成两个非结构蛋白C和V,在CDV所有结构蛋白中N蛋白的保守性最高,因此,N基因被广泛用于诊断方法的开发中。

目前用于犬瘟热病毒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病原的分离鉴定、血清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病毒分离鉴定是最传统的检测方法,其特异性强,结果真实可靠,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费时费力且敏感性低,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血清学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实验、中和试验、免疫荧光试验等需要制备特定抗原蛋白或特异性抗体,并且操作程序繁琐,不适合现场临床检测;针对犬瘟热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主要有RT-PCR方法、荧光定量PCR方法、RT-LAMP方法等,但这些方法均需要精密的仪器设备和专业的技术操作人员,难以满足非实验室环境下野外或基层现场检测要求,因此,亟需建立一套快速、准确、简便的诊断方法,为现场检测、病原的监测及疫情预警提供新型的检测技术与物质基础。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军事兽医研究所;吉林农业大学,未经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军事兽医研究所;吉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45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