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氧化锌晶界老化迁移离子鉴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24123.2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0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何金良;孟鹏飞;胡军;程晨璐;谢清云;谷山强;曹伟;万帅;刘宇舜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西安西电避雷器有限责任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00 | 分类号: | G01N2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7 | 代理人: | 王山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锌 老化 迁移 离子 鉴别方法 | ||
1.一种氧化锌晶界老化迁移离子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将Bi系准双晶样品进行老化实验,并采用C-V法进行测量,获得样品于电气老化过程中的双肖特基势垒参数变化,将该参数变化作为仿真参数与预测的晶界老化特性进行对比,进行本证迁移离子缺陷鉴别,具体的鉴别步骤为,对应于制备的[0001]Bi系准双晶样品,施加的直流电场垂直于晶界平面且平行于[0001]轴,晶界老化过程仿真中缺陷离子的振动频率取值为A1-纵向光学(A1-LO)对称频率,对单体缺陷Zn i与VO、复合型缺陷VO-Zn i进行鉴别。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氧化锌晶界老化迁移离子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老化实验中,将Bi系准双晶样品使用+3V直流偏置进行老化实验,环境温度保持为320K,老化时间每隔24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氧化锌晶界老化迁移离子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肖特基势垒参数变化包括耗尽层施主浓度、界面态密度、双肖特基势垒高度的参数化。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氧化锌晶界老化迁移离子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鉴别过程中,选择待鉴别的缺陷的相应价态为Zni1+、VO0与VO0-Zni2+。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氧化锌晶界老化迁移离子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VO缺陷,其迁移过程通过缺陷相邻的O格点上的O原子跳入空穴格点,并在原O格点位置遗留新的VO缺陷的方式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氧化锌晶界老化迁移离子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鉴别所述Zni缺陷时,其迁移方向包括:
间隙离子沿着氧化锌晶体[0001]轴方向有天然的六方间隙迁移通道。
当Zni位于迁移势垒的鞍点处,Zni与最近邻的三个Zn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并将三个锌原子向外推挤。
Zni离子向着Zn晶格运动,挤出格点上的Zn原子并取代在格点处。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氧化锌晶界老化迁移离子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复合型缺陷VO0-Zni2+,复合缺陷中的Zni部分可在电场和热力学共同作用下,挣脱0.52eV电子键的束缚,向着晶界处迁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西安西电避雷器有限责任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西安西电避雷器有限责任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412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